[海滨小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四个太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育理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3、会写“园、因、为”三个字。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四个太阳》。(板书课题,生齐读)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做生字卡片,做成可爱的小太阳的样子。你们做了吗?
  生:(手举卡片)做了!
  师:你们的小手可真巧,做得这么漂亮。请你们打开自己的小太阳,把上面的生字读给同桌听吧。
  (同桌互读生字,纠正字音。)
  师:(出示自己做的卡片)教师也做了小太阳形状的生字卡片,漂亮吗?
  生:(惊喜)哇!好漂亮!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举起一个生字,你们读。怎么读呢?光动嘴不出声。我只看你们的嘴动,就能知道这是什么字。信不信?(不信!)那咱们就来试试。
  (师出示生字卡片,观察学生口形,猜出“挂、街、熟”等字。学生不由发出赞叹声。)
  师:下面还有几个字,咱们不猜了,大家读给我听。
  (生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师:上节课,大家的生字学得很好。谁还记得课文里的小哥哥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生:小哥哥画了四个不一样的太阳。一个是绿绿的太阳,一个是金黄的太阳,一个是红红的太阳,还有一个是彩色的太阳。
  师:(相机贴出四个太阳的图片)瞧,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多新鲜哪!小哥哥为什么要画这样的四个太阳呢?咱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说明:单纯地复习生字是枯燥无味的。为此,教师设计了游戏的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师: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太阳。
  (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太阳?
  生1:我喜欢红红的太阳。
  生2:我喜欢彩色的太阳。
  生3:我喜欢绿绿的太阳。
  生4:我喜欢金黄的太阳。
  师:那你就把写它的那一段再读一读,读出对太阳的喜爱吧。待会儿告诉老师你喜欢它的理由
 (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说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读,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师: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太阳呢?
  生1:我喜欢红红的太阳。冬天,它能让寒冷的世界变得温暖起来。
  生2:有了红红的太阳,我们冬天就不冷了。
  生3:冬天,有了红红的太阳,我们写字的小手就不会被冻僵。
  师:(出示课件:冬天雪景图,北风呼啸的声音)你感觉怎样?
  生:我感觉好冷。
  师:就在你的手、脚、脸都冻僵了,冷得发抖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出示课件),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到暖和起来了。
  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生自由读句子: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我也很想读。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好?谁来教教我呀!
  生1:老师,我来读一遍给你示范一下吧!(生读)。
  生2:老师,“红红”要读得大声些,读的时候心里要感到很暖和,很高兴。123
  生3:“冻僵”要读得有些发抖,让人感觉到很冷。
  生4:再加上动作和表情,就能读得更好。
  师:那我开始读啦,你们听!
  (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谢谢!都是你们教我的,谁想超过我?啊,这么多人想超过我,那就一齐读吧!
  (学生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朗读起来。)
  师:读得可真好。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读一读“绿绿的太阳”,把它在炎热的夏天带给我们的清谅感觉读出来吧。
  (生充满感情地读句子: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说明: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性的指导,更应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谈感受、读句子,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心理感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有声有色地读出重音、停顿、语调语气,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
  师:谁喜欢秋天金黄的太阳?
  生1:我喜欢金黄的太阳。因为秋天它照得田野金灿灿,很美丽。
  生2:我也喜欢金黄的太阳。它让庄稼都丰收了,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生3:我也喜欢。因为秋天金黄的太阳把苹果、梨都变熟了,我就能吃到香甜的水果了。
  师:你可别忘了邀请小伙伴们去尝尝呀!(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我们就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谁愿意当小落叶?(生纷纷举手)你来!小落叶,你想邀请哪些小伙伴呢?
  生1:我想邀请小蜻蜓、小蚂蚁……
  师:小落叶,你怎么跟他打个招呼,去干什么?想好了吗?
  生1:(扮小落叶)小蜻蜓、小蜻蜓我请你到果园里尝尝红红的苹果!
  师:你真有礼貌,用上了“请”字。如果能用上称呼,小蜻蜓会更高兴的。你再来一遍,好吗?
  生1:小蜻蜓姐姐,我请你到果园里尝尝红红的苹果!
  生2:好吧。
  师:小落叶这么有礼貌,你的回答如果再热情些就好了。
  生2:谢谢你,小落叶!我们一起走吧!
  师:孩子们,你们想演一演吗?(生齐答:想!)喜欢当小落叶的人把手举高,站起来,赶快出来吧。喜欢当小伙伴的小朋友坐好。小落叶,飘到你喜欢的小伙伴那儿,开始邀请吧!
  (学生自由离座表演,教师也融入其中。)
  师:小落叶们,你们和小伙伴们尝到了水果的香甜,开心吗?现在我们回到座位。再来读读这句话,感觉肯定不一样。
  (生自由读,读得津津有味。)
  说明:教师在教学时,紧密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精心创设了符合生活实际和儿童情趣的交际环境,在虚拟的童话情境中还原生活。孩子们带着玩耍的浓厚兴趣,走进“交际情景”,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学会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做人、做事。
  师:春天,春天的太阳应该画什么颜色呢?
  生1:春天的太阳应该是彩色的。
  师:为什么呢?
  生1:春天,公园里的树呀、小草呀,都绿了。红的桃花,粉的杏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颜色的小花也都开了,很美丽。所以,春天的太阳应该画成彩色的。
  生2:还有,春天小朋友们穿的衣服都是五颜六色的,很漂亮。123
  生3:春天,天上还飞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和小鸟。
  师:是啊,春天真是个多彩的季节。那我们就读一读“彩色的太阳”,把春天缤纷的色彩读出来吧!
  (学生纷纷朗读)
  说明:联系儿童丰富的经验世界,利用孩子独特的视角,让学生说出春天的见闻和体验。这样,很自然地学生就读得有感情了。教师在不经意间便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
三、鼓励背诵,积累语言
  师: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都是那么的可爱。你愿意把它们美好的样子留在脑海里吗?
  生: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想加上动作的可以加动作。
  (师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可真了不起。这样,可爱的太阳就会永远伴随着你。你们想这样吗?
  生:想!
  师:就请你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吧。如果愿意再背背其他段落,你就更了不起了。
  (生纷纷背诵,之后展示背诵成果。)
  生1:我会背“红红的太阳”这个自然段。(背诵)
  师:你背得真熟练。
  生2:我会背“彩色的太阳”。(背诵)
  师:你不光背得熟练,还有感情。
  生3:我这篇课文全会背。
  师:你真了不起!
  生:(纷纷)我也全会背!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背,那我们就一起来背一背吧。(师生齐背)
  说明:背诵是学生语言内化的重要过程。为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这样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积淀语感,积累语言,为后面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写诗抒情,做好充分准备。
四、写诗作画,抒发情感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太阳,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呢?
  生1:我想画个明亮的太阳,送给眼睛看不见东西的人,他就能看到明亮的世界。
  师:我们除了把太阳送给身边的人,还可以送给谁呢?
  生2:我想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小河,让它变得更加干净。
  生3:我想画个温暖的太阳,送给小鸟,让它有个温暖的家。
  生4:我想画个彩色的太阳,送给我们的地球,让天更蓝,云更白,花儿更红,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师:说得多好,那我们赶快拿起笔,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吧!看谁的想法与众不同。
  (学生完成品后,进行展示。)
  生1:(读自己写的诗)我想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老师,让老师更加年轻、漂亮。
  生2:(出示自己画的画)我画了一个多彩的太阳,送给祖国妈妈,让她永远披着彩色的衣裳。
  ……
  师:小朋友们写的诗、画的画都很美,课下交给老师,我们分别把它们合订成《太阳诗集》和《太阳画册》,好不好?
  生:(兴高采烈)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动听的歌曲吧!它的名字叫《种太阳》。(播放歌曲《种太阳》: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够种太阳。一个挂在南极,一个挂在北冰洋……)
  (学生有的聆听,有的跟着唱。)
  师:我们大家都有美好的心愿,我相信这些心愿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说明:新课程强调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创造。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设计出这样的表达训练:“小朋友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太阳,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呢?”这种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丰满了课文内涵。在这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背后,教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语言和绘画的表达形式,让其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观察字形,指导书写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7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