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教学设计优质课|1、画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竖心旁和走之底。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练习朗读,认字。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去楼顶或操场等空旷的地方看远山,想像春天时大自然的美景。
  2、准备一幅山水画。
  教学思路:
  尊重学生个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在教师的诱导之中能循序渐进主动学习,做到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得有效。教学过程不妨与传统语文教学的某些思想相结合,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识字认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
  ①根据实际情况,用各种方法诱导读,指导读。
  ②分类读,重点指导读准前后鼻韵母和前后鼻音的生字。如“色”的声母是平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近”“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③记字形,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还”。让学生自己认记“春”“惊”的字形。此外,指导学生比较区别“人、八、入”和“无、天”的音形义。
  2、打乱顺序,出示“远、近、有、无、来、去”。
  ①指名多人读。
  ②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把握语言的规范性完整性。
  ③问题归总,提取主要发现:三对意思相反的词和“远、近”共有的偏旁“辶”。
  ④充分了解词义,可用举例说明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为下面的有效学习做准备。
  ⑤引导学生说说已知的意思相反的词,让学生感觉到意思相反的词有很多很多,找一找特别有趣
  ⑥出示文中的“我会说”,再找反义词。
  二、揭示课题,观图说话。
  1、引出一幅画并出示。过渡语(略)
  ①明确这是一幅画,揭示课题。
  ②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画上都有些什么。(板书:山、水、花、鸟)
  ③出示“远”和“近”,让学生选择看整座山和听水声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板书:远看、近听)
  ④把画中山水与实景山水比较,找区别,再次明确这是“画”,引出板书:有色、无声,强调画中山水的特点。
  ⑤观察“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问:发现了什么?
  (1、两句字数相同2、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3、写的是画中山水的特点)
  2、指导朗读和背诵
  ①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三、学习后两句诗。
  1、观察、说话
  ①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用完整的话反驳老师的话,明白画上画的是桃花,季节是春天。
  师:如果我说画中画的是秋天,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②板书:春去花还在,点明画与实景的区别。
  2、学生又一次观察区别,引导学生说出画中的鸟儿不会动不会飞走,引出:人来鸟不惊。
  3、重点感悟“惊”。
  ①当人走进鸟儿的时候,感受鸟儿的心情:“害怕”。心里害怕所以用竖心旁。12
  ②鸟儿害怕的反映是马上快速飞走,可以说惊走。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③比较用“惊”好还是用“飞”好,给惊找朋友。
  4、说话:这首古诗是什么?(谜语)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观察古诗的特点,学生能发现多少是多少。
  5、朗读、背诵
  ①学生理解诗意后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注意掌握好停顿和重音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还可以打手势,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②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板书“山、水、花、鸟”,回忆诗句的顺序和内容,自己先小声试背,再齐背,最后指名背。
  四、复习巩固字词
  五、指导写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788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