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鼓掌_该给谁鼓掌──《汉语拼音5 g k h》教学片断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汉语拼音第五课 g k h 第一次出现三拼音节。学生对这些音节容易混淆。在教学这部分前,我编了一个顺口溜(花花爱画画,画了三个瓜,画了一朵花,妈妈看了花花画,夸他的画顶呱呱)准备在课上教给学生。
  上课时,我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听过顺口溜或绕口令吗?”许多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便请刘博文把自己学过的说给大家听。只见他像模像样地站在前面。俨然一位“小演员”。
  “花花画画画瓜瓜,瓜瓜结瓜送娃娃,娃娃吃瓜画花花。”这不正是我教学中需要的吗?
  “你愿意当小老师,把这个绕口令教给大家吗?”“小老师”欣然同意。。我坐到下面当起了学生。“小老师”一板一眼地教,“大学生”和同学们坐在下面认真地学。
  “下面谁愿意单独说一遍给大家听听?”看,这个小老师多负责。于是我也把手举起来。
  “请王老师给大家说一遍。”
  我站起身来认真地背给“老师”听。“王老师背得不错,我们给王老师鼓鼓掌。”显然,这位学生已经完全忘却自己学生的身份。
  一阵热烈的掌声,一片灿烂的笑容之后,我心中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课后,回忆这一教学片段,我觉得值得反思的有许多。

〖教师方面〗
  1、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统一起来:
    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节课中,教师把讲台交给学生,这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教师能坐下来向学生学习,这体现了教师行为的转变。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还是学习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传播者。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行为的转变真正统一起来,才能落实新课标。
  2、开发学生资源与开发教师资源要统一起来:
    我们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起来,在教学中应用。新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在这节课前,我立足为学生学好拼音编写顺口溜就是运用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学生把以前的知识积累应用于这节课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开发学生资源与开发教师资源要统一起来,就能让课堂双主互动。
  3、教师开发学生资源的方式要以激励为主: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同时,还不应忘记时时刻刻激励学生,小小的孩子都不吝啬对教师的鼓励,做教师的又何必吝啬对学生那渴求的赞赏呢?

〖学生方面〗
  1、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是教师赐予的,而是学生自备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有一种偏见,认为学生上课要听我们教师的。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孩子” 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是教师赐给的,而是学生自备的。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是他们的权力,教师不应把占据视为当然,更不要觉得我们把舞台还给孩子,我们就多么伟大。
  2、学生有潜力,需要环境、条件去开发:
    就像种子会发芽,需要阳光、雨露去滋润一样。教师就是要在课堂这片沃土中播撒种子,创造适合种子生根发芽的温度、湿度,让它茁壮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个人学习、小组学习、角色转变这些形式其实就是在为学生创造条件,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12
  3、学生才能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致的:
    学生智商的优劣固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也绝非成败的关键。试想一个智商很高的学生如果对所学科目没有丝毫兴趣,想学出点成绩恐怕是很难的。学生才能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学生才能的发展是一致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生才能的发展就越突出。教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就是为学生才能的发展铺路搭桥。
    这节汉语拼音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角色更是从听众变成了演员,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参与者。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氛围。
  试想,这节课如果没有教师角色的转变,这喝彩的掌声从何而来?我们做教师的常常以“师者” 自居,其实我们更应以“生者”常居,让学生做老师,向学生学习。我忽然觉得这赞许的掌声不是为老师流利地背诵顺口溜鼓的,而是为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鼓的。我更觉得这嘉许的掌声也该有学生的一半,因为课堂本来就是师生共同拥有的舞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734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