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事的经历作文600字|动手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10-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
(教材40~41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折一折、剪一剪,把一个图形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
(1)(教材附页1中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2)你们想出了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1.
2.
3.
(3)你掌握了什么规律?
我们发现了只要沿着正方形的( )对折就可以折成( )个一样的图形。
(4)如何换成圆形呢?怎么做?
活动二: 把剪下来的图形拼成不同的图形。
(1)利用活动一剪出的图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够拼出什么图形?
(2)你的图形是什么?还有其他拼法吗?
活动三: 综合
(1) 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

(2) 动手剪,想想有几种不同的剪法?
(3)还剩几个角?
活动四:

(1)观察图形,有( )个长方形。
  
    
(2)观察图形,有( )个长方形。
(3)说出你的数法。
活动五:
(1) 把三张正方形的纸分别剪一刀,使它变成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你能办到吗?
(2) 组内讨论。
(3) 制订方案,开始操作。
(4) 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图形的拼组,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五,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五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课题:动手做(二)(教材42~43页)

一、 小组交流对七巧板的认识并且思考下列问题:
1、 认真观察,回答问题:七巧板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
2、 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
3、 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4、几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二、独立完成42页拼一拼后小组交流。
三、独立完成43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交流。
四、小组合作完成43页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独立完成43页练一练的第三题。小组内充分交流。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纵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教具准备:七巧板

一、板书课题后指名简介七巧板,如果学生不会则由教师完成。

二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成果。
三、指名汇报各种拼法并且小结每种图案
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出的。

四、指名汇报交流成果,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五、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完成学案第四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展示成果。
七、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题:动手做(三)(教材44--45页)
   
四、 自学导航
课前,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图形,你最喜欢和印象深刻的图形有哪些。123
二、探讨交流
活动一:
1、 小组内交流介绍准备的有关知识。
2、 选择2-3名同学全班介绍。
活动二:
欣赏美丽的图案,找出图案中所包含的各种平面图形。
活动三:找一找、涂一涂
先小组内讨论,后学生独立完成。在各幅图中分别找出若干个给定的图形(见图的左上角给出的三角形、六边形、梯形、菱形),并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以组成图案。
活动四:想一想、画一画
用各种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
活动五:
拼一拼、摆一摆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能力目标:
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培养从复杂图形中辨认简单图形的能力。通过拼、摆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 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2、 利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组合图形。
3、创新拼图。
教学过程
1.欣赏图案,激发兴趣。
2.动手操作,快乐学习。
3.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教学准备:课件
第四单元反思:
4.1认识图形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4.2 动手做(一)
我在设计本课时,按照递进的层次安排“折一折”“拼一拼”“说一说”“猜一猜”“叠一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从设想到实际创作的过程、由个人创作到观赏以及描述他人作品的过程、由拼组平面图形到折叠立体图形的过程,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切感悟到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过渡,我采用激发兴趣、启发诱导、悬念引领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本节课中有些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足。如:“拼一拼”这一环节,为了便于展示和欣赏,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16开白纸,并且在教室里拉上线绳,要求学生先拼好一幅图,再粘到白纸上,最后用彩笔装扮好,挂在绳子上。可是在课堂中我发现这“粘——画——挂”的过程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为把拼好的图案粘在白纸上挂起来,使还想拼一拼的学生没有拼图材料了,这等于告诉学生:“你只能创作一幅图”。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还可以拼出一些更精彩的图案。所以,在课后,我想:如果这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既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4.2 动手做(二)
 1.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司空见惯的玩具中发现、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得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活动活而不乱,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给七巧板——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朋友“说话”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使得他们重新认识七巧板,发现七巧板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并通过独立思考及与人合作,完成各种图形的拼、摆,教师只是在其中起了协调、引导的作用。当学生个人的拼、摆活动无法独立完成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去与人合作,自然能体会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从而自动放弃或改掉封闭、固执、不善合作等性格上的弱点。2.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发展。新的学科理念是: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本节课中学生对于七巧板组成的叙述、问题的解答、各自想法的交流、说故事拼图形,以及对于个人或小组作品意义的阐述讲解等等,都是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已经完全突破了数学学科的范畴。3.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教材上简单的模仿拼图:鱼、蜡烛、小船,设计为“出题拼图”,因为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拼出来。结果正是如此,学生所拼出的图形比教材上所列出的还要形象、生动,并且种类很多。在最后的自由拼图活动中,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令人惊叹。于是,这节课便像学生想像的翅膀,无限地伸展…… 123
4.3 动手做(三)
本节课我联系“美丽的图案”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通过开展欣赏、找图形、摆图形、设计图案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兴趣最浓的是最后一个环节,用所学的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出许多用几何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不足之处是面向全体做得不够好,由于时间的原因,没能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
整理与复习(一)
通过创设去世纪欢乐园放风筝的情境,将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有机地串联起来。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积极主动地帮助(1)班的同学,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在解决购票的问题中,有学生想到比一比的方法,找一个身高1米10厘米的同学,比他低的就不用买票;再找一个身高1米40厘米的同学,比他高的就得买全票;身高在他们中间的就买半票。这些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从学生的回顾中发现,学生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有:数豆子、观察物体、七巧板、猜数游戏、测量等,稍一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喜欢的是那种动手、动口,寓教于乐、于活动的数学课,这样的课也应是自己今后教学的设计方向、努力方向。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70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