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思维导图_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套圈游戏(教材76~77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争当“小裁判”铺垫练习
1、 口算算得快的同学争当小裁判。
2、 考试题目:口算。
活动二:
套圈比赛(探讨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课件播放比赛的得分。
1、 估一估:笑笑、淘气谁会赢。
2、 尝试计算。
3、 交流和探讨口算算法。
4、 交流和探讨竖式计算的写法。
5、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说出原因。
活动三:
套圈挑战赛—探讨最高分、最低分
活动四:
幸运套圈,智慧套圈
活动五:
幸运礼物—神奇数字迷(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试题,并熟练掌握连加舒适的写法。
3.情感目标
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旧知识
1、2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激趣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3.快乐学习,巩固提升
4.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
课题:乘船(教材78~79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1.你编的数学故事是什么?
2.数学问题是什么?
------------------------------,
------------------------------。
------------------------------?
3.列算式
( )-( )-( )=( )
4.小组讨论一下,你能想到几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5.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二:
数学书:p79-2
1.你能读懂题目要求吗?
2.你觉得那个字(词)是重点字(词)?
3.看到“一共”你想到用什么法计算?
4.列式
( )○( )=( )注意单位名称( )
5.还剩多少米?列式解答

6.张老师需要20米,剩下的够不够?
1)小组讨论
2)学生代表汇报

活动三:数学书:p79-3
1.回顾统计表的知识
2.根据题目要求,补充统计表内容
3.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你觉得哪个字最重要?
4.出数学问题
------------------------------,
------------------------------。
------------------------------?
5.列式解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掌握笔算竖式连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预习、质疑,看书乘船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乘车(教材80~81页)
上课时间: 

一、仔细阅读第80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交流估算结果。

三、按照算式独立完成计算后交流。

四、独立完成试一试后组内交流。123

五、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六、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七、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八、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九、小组讨论完成81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重点)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难点)
3、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指名读出完整的应用题。展示划批结果。

二、指名汇报估算结果,注意指导。

三、指名列式

四、投影展示试一试的结果,注意指导运算顺序。

五、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一题。

六、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二题。

七、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一题。注意强调运算顺序。

八、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二题。集体订正。

九、指名汇报练习八的思考题。教师注意指导。

第七单元反思:                       
7.1套圈游戏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谁会赢”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出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在新知探索中,我又通过不同的形式营造一种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其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的方法。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时,还是没有完全让每个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改进。
7.2 乘船
1.重视学生算法的动态生成,鼓励算法多样化,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
2.把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解决这个世界中发生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提供着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节课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的算理。
3.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7.3 乘车
《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123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我们还觉得没听够。”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64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