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
来到南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
来到南极 例2及自主练习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一)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二)
南极小客人 我学会了吗
第二单元 下雨了——学看钟表
下雨了 学看钟表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第三单元 农夫与牧童
农夫的一天 方位
牧童与牛 认识图形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第四单元 绿 色 行 动
信息窗一 校园护绿
校园护绿 100以内数的减法(不退位)
信息窗二 保护环境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
信息窗三 绿色行动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
绿色家园 信息窗四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我学会了吗 小熊做客
实践活动 奇妙的回形针
五、小小存钱罐
信息窗一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课
信息窗二 人民币的计算
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课
第六单元 大 海 边
大海边 信息窗一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练习
大海边 两位数减两位数
大海边 两位数的减法练习
大海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
参观水族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的练习课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混合练习课
大海边 信息窗五
大海边 混合运算练习课
大海边 混合运算练习课
大海边 回顾整理(一)
大海边 回顾整理(二)
大海边 回顾整理(三)
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信息窗一 厘米的认识
信息窗二 厘米和米的关系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第八单元 我们的鞋码
课外实践 我学会了吗
第九单元 儿童乐园
中心板块 对全册知识的回顾和整理
左上角板块 学看时间内容的回顾与整理
左下角板块 统计内容的回顾与整理(一)
左下角板块 统计(二)
右上角板块 厘米、米的认识
右下角板块 复习元、角、分
方位与图形内容的回顾与整理
数学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九个单元:
1、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
2、构建开放型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4、突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5、倡导探索合作交流式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教材采用了“小单元”“板块式”设计,强化基本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寻找数的信息,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恰当让学生体会用数表示。
2、重视学具操作,量的多少到数的大小,中介体会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3、帮助学生继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算法多样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4、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和判断能力。
5、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培养学生对钟表问题的理解能力,感受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养成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7、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之间换算关系,理解人民币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8、认识厘米和米,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在生活中用到米和厘米,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
重点: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扩充练习内容和形式,重视渗透性的练习。
2、加强练习,切实提高口算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我会算”、“我会看”、“我发现”等自信的信息。
难点:1、用活情景图,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重实际操作,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体验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实物展台的应用,让知识更生动,更形象。
进度安排:
一、南极小客人:9课时
二、下雨了:6课时
三、农夫与牧童:6课时
四、绿色行动:15课时
五、小小存钱罐:5课时
六、大海边:17课时
七、阿福的新衣:4课时
八、我们的鞋码:2课时
九、儿童乐园:5课时
应注意的问题: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教师应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采取措施:
1、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
2、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
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的素材真实、新奇、有趣。1986年,北京六年级学生杨海兰和上海初中一年级学生吴弘代表全国少先队员登上南极长城站进行了实地考察。本单元素材以这一真实的事件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在南极考察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神奇的南极世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了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认数、数数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数的概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3、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本单元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始终将估与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来到南极的情境,引出了“有多少只企鹅?”和“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数数的欲望。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及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数的组成。在自主练习中,利用“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二个信息窗在故事情节上是第一个信息窗的延续,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由“数数——记数”是认数的发展。教材借助两个小朋友观察记录贼鸥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并借助自主练习中的100以内数序表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借助小棒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借助三个小朋友拍球图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对一年级学生来讲,百以内的数对他们来说就算是大数,在其生活中虽然有所接触,但机会比较少。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两幅现实、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数一数情境中的南极动物,并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情境中的动物,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自主学习100以内的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信息窗1中的企鹅、贼鸥、海豹图,5页第6题、9页第6题等。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或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概念。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教学中要实施先估后数的策略,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件中寻找素材进行估计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关于评价。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有没有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数的大小,能不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健康的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来到南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
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企鹅有多少只?
贼鸥有多少只?
海豹有多少只?
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
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 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3、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
(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10个珠子表示100,个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00)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
(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4、自主练习第6题猜数游戏。练习时,教师可创设猜数游戏的氛围,与一名学生作示范,等学生明白活动规则后,再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的策略,感受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四、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家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来到南极 例2及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2及自主练习3、4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
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页)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
(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
(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
(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
(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
(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
(3)集体订正
(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
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
4、补充练习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
四、走进生活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
五、课堂小结
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信息窗2”,“你说我讲”第一个红点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4、提出问题
5、过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6、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二、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二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二)
教学内容:
信息窗二,“你说我讲”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4、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培养数感。
教学内容: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 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 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生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
生2:数的组成来比
… …
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的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 拓展应用
1、 “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4题。
(1) 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 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3)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6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南极小客人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我学会了吗”以及“丰收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这几天我们交了好多数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数字朋友不听话,都在我们的课本上解散了非常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几好吗?
2、提出问题
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引导,对问题进行筛选。
二、解决问题
1、让我们读一读,都是哪些数字朋友?
学生同位之间读一读。
2、看样子还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吗?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汇报统一答案。
3、其实这些数字只要我们按照一点的顺序串起来,就会有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学生连完之后,说一说是什么?
这里面一定有你喜欢的数,不妨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看一看在你喜欢的数中,哪个最大?说一说,为什么说它最大?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的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比一比,谁选的数最大?谁选的最小?说一说是怎么比出来的?
4、回顾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你还学到了什么?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归类整理。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说一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学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合作怎样?”应到学生客观做出评价,并把相应的苹果涂红。
四、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学看钟表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
二、具体的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三、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教材着力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以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故事情境——“下雨了”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到家的情况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
2.人文思想贯彻教材其中,无声的画面效果营造一个个浓浓的“情”字。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放学后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打个电话问一下,了却教师的牵挂,关爱学生已变成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下雨了 学看钟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信息窗,自主练习1、2、3、5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
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
4、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或画图展示)放学时下雨的情景,教师适时配音讲解并出示老师与小力通电话的情景 。放大出示小力家的钟面,提问:“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刚才许多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看来你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小钟表,观察小钟表,你会有哪些发现?把你看到的和知道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钟表放在实物投影上边指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边演示边介绍)
教师:(屏幕上出现钟面。配合教师讲解闪烁)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字,还有12个大格;钟面上还有两根指针,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分针闪烁,并出示“分针”二字),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同上)。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学生用手势表示)
师:自己动手让你的小钟表转起来。(学生操作)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小力是5时到家的,下面还有几个钟面,你能读出每个钟面上的时刻吗?
(屏幕上逐次出示10时、8时、3时三个钟面,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认读的。)
教师任意说一个整时的时刻,让学生拨表,在实物投影上订正。
指一名学生说整时的时刻,其他学生拨表,同位互相检查。
同位互相说时刻拨表,互相检查。
师:谁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继续课件展示(或画图展示)放学时下雨的情景,教师适时配音讲解并分别出示老师与小云、小青、小林通电话的情景 。分别放大出示小云、小青、小林家的钟面,提问:“小云、小青、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小结、引导得出“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读法。
教师任意说一个时刻,让学生拨表,在实物投影上集体订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同位互相说时刻拨表,互相检查。(自主练习第3题)
让学生完成教材12页的空,集体订正。
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让学生观察自主练习第5题的图,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你表现的怎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材15页我学会了吗?自主练习4、6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3、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师;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同位。
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课件演示旗杆在四个时刻(四个时刻用钟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让学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各小组选出代表,组间交流各组发现的规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及时小结,及时发放丰收园里的大苹果。
三、巩固拓展
1、实物投影出示教材14页第4题,先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谈体会,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5页第6题,做后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
四、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 农夫与牧童
——单元分析
一、内容及地位
本单元有关方位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这六个方位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单元的。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由于方位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短时间内较难掌握。平面图形的学习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图形的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本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方位与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难点是在日常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并能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的方位。
二、教材编写特点
1.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从传统的古诗中挖掘素材是青岛版教材的立意之一,本单元呈现的是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场景,虽然教材中没有出现《锄禾》的具体内容,但透过画面学生立刻会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朗朗上口的诗文佳句。
2.教材的设计及呈现童趣性极强。连环画的形式,漫画的风格及剪贴画的效果立刻抓住了孩子的心,农夫、牧童与耕牛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田园世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3.实地观察,强化操作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太阳的东升西落是一种固定的自然现象,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些优势,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组织好学生的实地观察与动手操作,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是学好本单元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日常生活中,能借助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4、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5、感受辨认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美。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农夫的一天 方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信息窗,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日常生活中,能借助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3、感受辨认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美。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学生回答)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
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
教师:我们再加上东、西、南、北你还会做吗?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学生做拍手游戏。
评价:你认为你的同位做得怎样?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怎样记住东、西、南、北?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记东、西、南、北。(让学生多说)。(适时解决自主练习1、2、5题。)
再让学生做拍手游戏。
教师:谁知道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边呢?
教师:怎样判断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开动脑筋,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办法?
反馈、交流。
教师:哪个小组想 好办法?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吗?
一组指方位,老师引导蓁小组与这个小组提问暗锁变什么这样判断。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太棒了,你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来判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教师:你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吗?找一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站到教室的四个方位。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那我们来举行一个找位置的比赛。听好要求: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按照头饰上的方位,是东的就坐在桌子的东西,是西的就坐在桌子的西面,是南的怎么坐?是北的怎么坐?比一比,哪个小组坐的又对又快。
出示教材信息窗的情境图。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请你看图讲一个故事,并用上今天我们学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学生讲故事,学生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三、布置作业。
教师:方位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可多了,老师还想知道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牧童与牛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20页的自主练习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几何学们,老师带来了一贴画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学生:想看。
出示特意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答。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参与评价,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
自主练习1:先认识图形,然后再连一连。
自主练习2:出示物体,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开头,接着让学生举例,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开头是这样的?
自主练习3:先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图形,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接着该摆什么图形,并问第15个图形是什么?第26个呢?
四、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课本第20页的《我学会了吗》中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
2、感受辨认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美。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同学,在学习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教师再指名说。
二、巩固拓展
1、出示第20页《我学会了》中的图。
问:你们喜欢这幅图吗?图中有什么?分别是什么开头的?如果将这幅图变得更美丽,你能按照题中的要求涂上色吗?
涂完,展示一下,使学生感受到只有涂得认识,画儿才能更漂亮。
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完成教材上的表。
教师:同学们,你填完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边让学生提问题,边让学生解决,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2、走出课堂,辨认方向。
先在校园内带领学生到学生喜欢的地方,让学生的看看他们的东西南北分别有什么?
走出校门口,看看自己学校的东西南北分别有什么?
3、教师小结。
三、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 绿 色 行 动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务必使学生扎实掌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
1、素材的选取渗透着浓重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教材内容以“绿色行动”为主线索,展示了“校园护绿”“保护环境”“绿色回收”“绿色家园”等一系列环保活动,这些活动是很多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素材能够吸引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强调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教材在由具体问题提取出算式之后,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展示了学生探索的不同算法,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寓计算于解决问题当中。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100以内的口算,但教材的编写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单纯教计算的现象,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了这个双重目标的达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学习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一个红点26+3 解决的问题是给小树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教材25页 “爱护家园图画展”中的问题都要用计算的方法解决。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小朋友在校园护绿中给小树挂牌、浇花的情景,通过解决“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并借助自主练习中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图中“小草在睡觉,行人莫打扰”的标牌,教育我们的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将人文思想落实在细微之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个信息窗是小朋友们在郊外捡拾废旧电池、塑料袋的情景,保护环境在这里已不是一句空话。通过解决“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等问题,引起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讨论。第三个信息窗是第二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所反映的内容是绿色回收车正在回收同学们捡拾的旧电池、塑料袋、易拉罐的情景。通过解决“二班收的旧电池比一班收的多几节?”等问题,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第四个信息窗所反映的是欢乐的家园,是小朋友在绿色家园中活动的情景。这里不再设置具体例题,意图是让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图中的一些问题,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其计算的内容涵盖了本单元所学的各种计算情况。
三、教学建议
1、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虽然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教学的侧重点应有两个,一是从四则运算意义的角度出发,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二是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要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学习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帮助学习。
教材中每个学习小组的课桌上都摆有小棒等学具,教学是要充分发挥小棒的直观作用,特别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为了让学生切实理解好算理和算法,应该让学生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以模型展示算理,以算理推动算法的形成和巩固,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是直观重要的。
3、实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展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本单元教材为算法多样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积极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讨论、交流等活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展示了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应引导他们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4、切实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重要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单元的加、减法口算都是基本口算,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其他内容的学习。教材安排了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找妈妈”、“大减价”、“踩气球”、“编一个数学故事”等,注重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除用好这些已有的课程资源之外,也可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5、关注三个维度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对今后的学习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一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二是考察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合作意识、参与程度,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孩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是看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否得以确立,这方面“丰收园”里“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家园”的自评已给我们作了范例和提示。
五、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0课时。
第一课时
信息窗一 校园护绿
教学内容:
教科书22页信息窗一得例1,例2,练习1、2、3、4、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师:我们的城市是一个优美的城市,你们想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吗?我们应该怎样做?小朋友的这些做法很好。那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题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 提出数学问题
(生观察图,发现问题和小组的同伴交流)
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生:
三、 解决问题
(一)小朋友们你说我讲:一共有多少个牌子?
1、小朋友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2、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牌子?”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26+3=。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使其明白加法的意义)
3、26+3=你会计算吗?
(1)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
(2)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3)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4)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
35+4= 45+3= 63+2= 74+4= 22+4=
(二)解决老师提的问题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已经浇了23棵,还有20棵没浇,一共多少花?
师:谁会列式?你知道怎样计算吗?快借助学具摆摆算算吧!(生操作)
师:你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位听听吗?(生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
(生答、师板书)
2、练习:
(1、)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自己的计算方法吧!那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吧!
(生计算自主练习1)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第一题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第二题呢?
(2)自主练习2
学生说图的意思,自己独立列式,并请学生说说理由。
(3)请学生介绍图的意思,并列式解答,剩余的两道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把其中的加法题筛选出来,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校园护绿 100以内数的减法(不退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页例3,自主练习5、6和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看图提的都是加法问题,谁能提出减法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二、提出问题
同位交流,看提的是不是减法问题?
集体交流:
师:谁想把自己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1) 浇花的有10人,给小树挂牌的有15人,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2)……
(如果学生提减法的问题有困难,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三、 解决问题
1、 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15-10=。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使其明白减法的意义)
2、15-10=你会计算吗?
3、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
4、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5、补充练习:自主练习1中的减法问题
58-20= 70-30= 46-5=
“58-20=”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
四、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第5题
(1)学生说图的意思(要使海龟妈妈身上的算式的得数与小海龟的数字一样。)
(2)学生自己完成
(3)集体交流,对于49-6,请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第6题
(1)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进行一次爱护家园图画展,你看那么多的同学的作品已经展出了。
(2)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的意思,并且要了解图中所有的数学信息。
(3)一年级展出了4幅画,二年级展出了24幅画。二(1)班来了45人,二(2)班来了30人
(4)针对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决,后请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提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列式的?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聪明小屋:
(1) 学生自己看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 学生谈规律,然后学生自己按照规律填数。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信息窗二 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景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环保教育。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环保教育:你看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怎样?如果你见到有人在路上乱扔垃圾你会怎样做?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再来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提问: 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
……
3、我们先来解决“你俩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这个问题好吗?
4、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怎样列式?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7
看一看想一想25+7=与前几天学的25+3=有什么不同?(个位满10了)
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
(1)独立思考。
(2)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
(4)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学生进行自我优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及结果。
6、总结归纳: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列举生活中的或身边实例进行解决。
2、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计算结果。
指生说,全班做。
同桌互考。
四、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27—2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2、在练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不但增强了环保意识,而且掌握了两位数加(不进位、进位)减(不退位)一位数的知识。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去登山,学生分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只要求准确对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对正确律高的组进行表扬。
2、自主练习2题。这是一个活动式的练习,练习时,可组织同位合作进行。在计算过程中,读但要让学生熟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让他们初步体会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3、自主练习第3题,绿色回收箱,把的数大于45的涂红色,这时废弃物箱,的数小于45的是回收物箱涂成绿色。先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渗透垃圾分类的思想,再让学生计算得数并涂色。
4、自主练习第4题,是包含多个信息的情境图,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两位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练习时先引导观察画面,找出信息,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三、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信息窗三 绿色行动
教学内容:
信息窗三:绿色回收车——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大家能在整洁的环境中舒适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活动,现在,该让我们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好,送到回收站里去了。看,绿色回收车已经开过来了。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看图,说一说图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什么人?她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表,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表格,通过看这个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表格,同位互相交流自己通过表格知道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班收集电池和易拉罐的数量,你能根据它来提出一个问题吗?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解决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以“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为例:
师:要想知道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24-8
师:怎样计算24-8等于几呢?请你在学具的帮助下,来算一算吧。
学生操作学具,寻找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4-8不够减时,怎么办?”,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选择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其余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4个问题来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巩固算法。(将谁比谁多几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下节课解决。)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王完成,先同位交流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时选择几道来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说一说题意,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重点解决10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例2,及自主练习4、5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问题口袋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把一些问题放在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口袋里的问题。
出示上节课中的统计表,并将问题口袋里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解决问题
1、以“二班收的比三班少多少个?”为例巩固100以内的退位减。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列出算式:30-24
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总结:要求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样的问题,用减法来解答。
学生操作学具解答。
独立完成后先同位交流,说一说自已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解决剩余的问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判断对错。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再根据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2、自主练习第5题。
看图说明图意,补充一个条件:爸爸掂了()个球。
教师将已有信息做成统计表,画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表内的内容提出问题,每人选择二至三个问题独立解决,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扩展:聪明小屋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了解题意,然后独立思考:这两个题的规律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根据规律填空。
四、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绿色家园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熟练正确的口算。
2、通过多种信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交流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4、引导学生搜集信息、选择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画面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前几天我们一起绿化了校园、捡塑料袋、回收垃圾,干的真是不亦乐乎,人人都是了不起的环保小卫士,老师非常的高兴,经过大家的努力,相信曾经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蓝蓝的天、飘着几朵白云、清绿的小溪唱着欢快的童谣、唧唧喳喳的小鸟时而落在花草丛中,时而跳舞,这么美的世界,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信息窗四(绿色家园)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了什么?看谁观察的有顺序发现的问题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发现问题跟小组的同学或者同位好伙伴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补充。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类。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加法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河里和岸上一共有多少只鹅?
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减法问题:小鸟比鹅多多少只?
乌龟比小鸟少多少只?
原来有36只鹅,游到河里30只,岸上有几只鹅?
……
三、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些(加法)问题。
1、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一共有多少只乌龟?”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乌龟?”你是怎么想的?看谁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2、32+7等于多少呢?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能把自己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3、选择喜欢的问题自己解决。
你还喜欢哪个(加法)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你看,这里还有一组(减法)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好,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解决。那么小组的同学先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怎样分工?
2、组内交流
完成任务的小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好吗?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3、组间交流
再跟临近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更好?
4、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吗?在交流比多少的减法问题时,要让学生尽可能各抒己见,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五、巩固发展、拓展应用
1、综合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一说?学生举例,其他同学列式计算。注意强调学生描述过程要完整。
生:我妈妈给我买了38本数学练习本,用了10本,你知道我还剩几本吗?
生:我们到超市买了一箱伊利纯牛奶花了47元,又买了20元的喜之郎果冻,我想问问大家我一共花了多少钱?
……
3、摘苹果:口算练习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吧!谁算对了,就送你一个大苹果,你想摘哪一个?谁想试一试?
六、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自主练习。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谁想谈一谈,你在我们举行的“绿色行动”中有什么感受?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综合练习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607.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