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10-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三、加与减(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课时: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看课文插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新知学习。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采松果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㈡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⒈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⒋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123456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㈢从生活中体验
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三题学生口算
拓展练习:
⒊想想填填的第4题: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过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计算。
30+50    10+40   60+20   70+20     50+40    90+10  
90-70    80-50   70-60    50-40      80-60    50-10
说说是怎么想的?
2、计算。
24+5  36-4  5+83   25+4  
52+3    2+57    99-8    5+61   35-2
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核对答案。
3、看图列式。
    22m      6m                 27m

                           5m     ?m
      ?m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独立列出算式,计算。
4、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个?
34+□=3□        4□—4=4□
小组讨论,自己填写。
核对。我写了几个?同意吗?
5、选问题,再解答?
东东做了26朵小红花,小芳做了3朵小红花。
问题:一共做了几朵小红花?
      东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东东少多少朵?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觉得学得有点难?

第四课时:青蛙吃害虫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讲述青蛙吃害虫的故事,出示主题图。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 看了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解决问题
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出算式计算
三、 动手操作,探索算法
1、 用计数器拨一拨56+30
先拨什么,再拨什么,结果是多少?
2、 由拨珠过程想一想,56+30是怎么算的?123456
3、 出习题,讲算理:23+40   46+50
4、 用计数器拨一拨56-50 ,想一想,先拨什么,再拨什么,得多少?
5、 想一想计算过程
6、 出算式,讲清算理:74-40  62-50
四、 巩固练习
       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第(1)(2)(3)(4)题
五、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第五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树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 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口算第一题
      独立完成,开火车交流订正
2、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第二题)
 什么是温差?北京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上海呢?
 独立进行计算
 3、比大小
二、买玩具
     1、创设情景:今天,小明的妈妈来到商店里,只见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你们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钱?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玩具,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填在书本上。
     3、现在,小明的妈妈有50元钱,请你帮他看看能买哪两种玩具?
三、数学游戏:信鸽送信
     把卡片式子放入66、39、32的信箱
     完成后交流校对
四、看图列式
1、第六题: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后,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七题:分组提问并列式解答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复习,我们巩固了所学的加减法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七课时:拔萝卜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发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掌握计算发法。
          2、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六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述小兔拔萝卜的故事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拔萝卜
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几个?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几个?
如何列式计算?
三、探索算法
1、提问: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计算
   方法二: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  6+3=9  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 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竖式计算123456
3、、竖式计算:
         36
        +23
       ———
         59
说说在进行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给小伙伴们提个醒
小结算法: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口算或竖式计算:43+25
四、试一试。
1、36-23=?你能自己算出来吗?试试看
2、交流方法
五、练一练,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六、 小结;今天,大家通过自己思考并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
一、复习并巩固竖式计算
   1、出示:24+35   76-42
请用竖式计算
   2、说说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判断正误:森林医生
   1、讲啄木鸟的故事
   2、请找出每个树林中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3、交流,讲评。
三、看图列式
   1、你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2、独立列式解答
   3、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四、口算
   1、请用口算或竖式计算,完成第二题
   交流校对,并选几道说说口算方法
五、看图提问解答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会解决?
六、小结;通过复习和练习,大家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了用竖式进行计算,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第八课时: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
2、 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中我们讨论了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来的,也讨论了垃圾的危害,同学们也想了很多处理垃圾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回收废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去
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是怎么做?
二、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林收集了23个塑料瓶和26个塑料袋
      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
      小青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少4个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3、解决问题
         列出算式计算
         (1)23+6=
           研究算法
          (2)26-4=123456
           说说算法
三、巩固算法
      1、第一、二题先分清谁多谁少然后再列式计算
      2、独立完成第3题,后校对,并选几道说说算法
      3、第四题是一道开放题,每位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也可以把问题出给同伴做。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熟练、准确的计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1、出示口算题
   30+50    7+60    58-6
   20+43    55-23    84-40
      2、抽生说说每题的计算方法
      3、出题:32+36  99-34
       独立计算,请生板演,并说说应注意什么?
二、组织竞争练习
      1、比一比,练一练
      2、提出比赛规则
      3、组织进行口算
       1题   独立计算“开火车”校对,统计全对的人数。
       2题   独立运用竖式计算
       4题   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独立完成。
       5题   观察图画,互相交流规律,在书上接着画。
       6题   在孔雀羽毛上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小组合作。
       8题   独立完成
      4、统计每组得分,评选优秀小组。
三、通过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看图讲故事
      2、被墨水遮住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呢?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汇报。
四、简介“数学万花筒”的小知识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口算练习
       1、出示口算练习
       2、抽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二、看图列式
       1、第三题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独立列式解答123456
       2、第九题
        讲叙申奥成功的故事,出事申奥投票结果
        算算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
三、巩固练习
        1、第七题
        看图说题意: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请估计100元可以怎样买?
        请列式计算,每套衣服应付多少元?
        2、第十题
         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哪些商品,各是什么价格?
         请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
        1、出示神奇的算式
       2、请计算第一组第三题,再观察这三题有什么规律?
       3、说说发现的规律
       4、请按照规律将第一组后五题填出,交流
       5、说说这些算式的神奇之处
       6、计算第二组前三题,找出规律,再接着把算式填完。
       7、第二组算式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8、你还能发现这两组之间的联系吗?
五、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我们要学好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学目标:
1.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2. 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植树造林的活动。
二、 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2. 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3. 小组汇报交流
4. 指名汇报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间进行交流。
三、 应用教学
1. 出示主题图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 小组讨论
4. 汇报交流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 解答疑问:
淘气在飞机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形状?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4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