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0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教材24页及练习一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观察主题画,拼摆图案等创造美的氛围,通过积极的即时评价和活动,沟通师生情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物化环境和人际环境。
3、引导学生在认识、感受10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感,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思想。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计数器、学具盒、智慧星、录音带、0——9的头饰
设计思想: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
课始我以新颖的故事创设情境,巧设疑问:10比9大吗?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然后让学生通过数、摆、拨、写、比等实际操作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及评价比赛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认识10,首先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又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让学生动口用10说一句话,最后抽象出10。这样通过初步感知——深刻感受——抽象内化三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后面的练习设计我力求做到有层次、有深度、有特色。通过“游戏+智力”的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表演导入,诱导立美
师:瞧!0——9这几个数字娃娃来了。
(9个带着头饰的小朋友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中跳圆圈舞,音乐停了开始表演)9最大,自从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学娃娃了,它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很伤心,于是悄悄地走掉了,1 也随之走掉了。不一会儿,1牵着0又回来了,它对9说:“队长,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了!”9听了非常吃惊,这时,别的数字都齐声说:“团结就是力量大!”9羞愧地低不了头。
师:1说得话对吗?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出示课题)
二、建构认知,操作立美
1、看图数数
师出示挂图,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争先恐后地数出共有10个小朋友,教师让学生上台作现场数数演示,其它学生对此作评价,师鼓励不同的数数方法。
2、实物操作
师:请小朋友们从学具盒中拿出10朵小红花,在小组内一边数一边摆,摆成好看的图案。(巡视时发现不同图案,有选择地上黑板摆,然后小结,对摆得好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
3、拓展应用
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再汇报。对说得好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123
4、教学数序和大小
(1)出示计数器。师先拨9个,再拨1个,问:“一共拨了几个珠子?10个珠子是怎么得来的?”
(2)要求小朋友们拿出直尺,试着把直尺上的数读给同桌听,然后说说有几种不同的读法。检查学生顺读、反读的情况。
(3)再看尺子,找到“0”和“10”,看“6”离谁更近些?它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你能把0到10 从小到大读一遍吗?从大到小呢?同桌互数,师巡视检查后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5、写10比赛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 吧!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它。
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再举行写10 比赛,并把好的贴在“展览地”里。
三、游戏巩固,合作立美
1、游戏:火车钻山洞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不错,老师奖励你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
游戏方法:在小组中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当作山洞,其它小朋友做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0、1、2、3、4、5、6、7、8、9、10”或“10、9、8、7、6、5、4、3、2、1、0”。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等说对了再走。
2、操作:捆小棒
师:我们走过山洞就来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让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让小朋友举起“一捆”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
3、游戏:采果子
师:辣椒哥哥的屋后是一片果园,山楂和香蕉都成熟了,等着大家去采呢!请小朋友们先数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你是怎么数的?你为什么这样数?(2 个2个地数,5个5 个地数比较快)说对了,就摘了水果送给你的好朋友尝一尝吧!
四、课堂小结,整体立美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玩游戏,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师拿出一个写有0的纸片说:“我是0,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讨论回答:“我是10,我是你的也朋友。”师说:“对对对,老师就是小朋友的好朋友!”
方案评点:
本节课,教师力图通过愉快的情境启发学生初步认识10,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并且善于在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在教法上体现美的因素,充分展示美的风采,发挥美的效应,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萌生兴趣
美外在形式的生动形象性正契合了儿童学习时的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美的典型环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本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以56个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画面导入,通过数出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有9个,又跑来一个汉族的小朋友,自然引出新知,接着鼓励学生说说身边数量是10的事物(如我有10个手指,我家有10盆花等);在初步认识10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拼摆,用学具小红花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这些画面、图案和教师亲切生动的语言、优雅大方的仪表,和图文并茂的教例,构成一个动态组合,优化了课堂的物化环境。学生沐浴在美好的氛围中,必然会产生愉悦之感。这种情感体验对心灵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二、注重操作——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会学习
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学习中的理解,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变抽象为直观,为理解架桥铺路,更因为手口眼脑的协调动作,需要其全身心投入,极大地激活了思维,使学习成为一种和谐活跃的身心运动。本课中拼图案、捆小棒、比大小等系列活动,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学生在活动中的受益也绝不仅仅是10的认识这点知识。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有效地运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以游戏“找朋友”的全班大合作把全课活动推向高潮。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途径。123
三、积极评价——学生在美的心境中不断上进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不仅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也是沟通师生情感,达到共鸣,进而营造舒心、宜人的课堂人际环境的重要手段。老师承续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设计了智慧星等,对思考、操作、书写、纪律各方面进行即时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喜悦,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可以导真启智,引善育德。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要求教师,不要把科学讲成冷冰冰的真理,要把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陶冶,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0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