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案_《望洞庭》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3)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
  (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6)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3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