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敎】《罗盛教》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之二
佚名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而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学习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根据提供的段落大意找出有关的节并分出段落;认识“段落大意”就是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作者如何准确使用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抢救朝鲜儿童时的几个动词的准确性及对体现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初步了解分段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动词的准确。了解罗盛教三次钻人水中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体会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学习过哪些英雄人物?(刘胡兰)
今天我们又要再认识一位英雄,他就是——罗盛教。齐读课题
2.谁知道罗盛教的事迹?请你来介绍一下。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罗盛教的一件什么事?每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文,交流
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崔莹而英勇牺牲的事迹
① 孩子掉进了冰窟窿。
② 罗盛教跳入冰窟窿救孩子。
③ 孩子被托上来了,可又掉入水中。
④ 罗盛教把孩子顶出水面,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⑤ 朝鲜人民纪念罗盛教。
(二)熟读课文
1.把课文熟读。思考:文章哪几节写罗盛教抢救朝鲜儿童这件感人肺腑的事?
2.参照课后练习——给文章分段。
3.师生配合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归纳段意
(一)引出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是:归纳段落大意
2.段落大意即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把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用简要的语句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学习第一段
1、教师引导:第一段的段意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2、学生活动:自读
3、出示段意:一个朝鲜儿童在滑冰时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
(第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本文的重点段是第二段,下面我们来学习重点段。
(二)学习重点段
1、教师引导1
①罗盛教几次钻入水中去救朝鲜儿童?结果是怎样的?
②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描写罗盛教救孩子?
2、学生活动
①学生自读课文。
②用“——”划出描写罗盛教救孩子的句子。
3、出示: 第一次 救
罗盛教 第二次————→朝鲜儿童
(牺牲) 第三次 (得救)
4、教师引导2
①利用罗盛教救人的动词填空练习体会罗盛教的精神。
②请你有感情地读出救人的句子。
5、学生活动
①完成练习并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罗盛教救人的句子体会罗盛教的精神。
6、出示填空:
(1)当罗盛教知道出了事,便(急忙)跑向河边。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猛地)跳入冰窟窿,在湍急的水流中摸孩子。
(2)为了尽快将孩子救上岸,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便(立刻)又钻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孩子被托了上来。不料冰塌了,孩子又掉入水里。
(3)虽然他已被冻得发紫,但为了救孩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三次钻入水中。过了好一会儿,孩子被顶了出来。
7、教师引导3
①为了救孩子,罗盛教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三次钻人水中,作者分别用了哪三个动词描写他救孩子的?圈出。
②体会罗盛教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抢救孩子的。
8、学生活动:分小组朗读并讨论。
9、交流出示:
(1)摸:
(冰下水很急,不知孩子冲到哪里去了,水下光线很暗,眼睛看不见,寻找困难。)
请大家闭上眼睛一齐做一下“摸”的动作,体会罗盛教救人的情景。
(2)托:
(罗盛教找到孩子后,设法让孩子能顺利地爬上冰窟窿。)请你做一下托的动作。
过渡:经过两次救人,罗盛教体力已经消耗了很多,水下又这么冷,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这时候罗盛教心里很清楚,再次下水就有生命危险,可他全然不顾,为了救落水儿童,他第三次地钻入水中。
(3)顶:
(当时罗盛教体力消耗很大,双手无力,已无法把孩子“托”出水面,所以只能“顶”)
师:请你做一下“顶”这个动作,谈谈对“顶”这个动作的体会,体现了罗盛教怎样的精神。
生:一“顶”,人便会下沉,体现罗盛教舍己救人的精神。
板书:舍己救人
(4)小结:作者运用“摸,托,顶”这三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罗盛教救落水儿童时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救人一次比一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危险。
师生配合朗读第二段,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出示第二段段意:罗盛教三次钻进水里,终于救起小孩,自己却牺牲了。
10.完成填空:
使劲 使尽
罗盛教摸到孩子后,将孩子( )托了上来,但孩子又掉进了水里。他又钻人水中( )把孩子顶上来,他( )了全身力气,却使孩子得救了。
理解“使劲”和“使尽”的意思,分别可换成什么词?
(三)揭示中心
为了救朝鲜儿童,罗盛教竭尽全力,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何等勇敢,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何等伟大!
因此朝鲜的国家领袖金日成同志在他的墓碑前这样写着: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齐读。
罗盛教,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救一名素不相识的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金日成,感动了朝鲜人民,所以说——再次齐读题词。
出示第三段段意:朝鲜人民深切怀念罗盛教。
四、总结全文
罗盛教烈士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附板书: 6、罗盛教(舍己救人)
第一次:摸
救
罗盛教 第二次:托———→朝鲜儿童
(牺牲) (得救)
第三次: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6824.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