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份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痢?lt;br>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
  ★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重点学习第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123456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 学习课文1、2两段,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
   3.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作者的联想,并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4.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联想,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制作
  说明:课前预习20分钟(1、读顺课文、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 揭题,导入:
   1. 出示“天堂”,问:“天堂”原指什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指学生回答)
   2. 出示“鸟的”,构成课题——“鸟的天堂”,问:由这一课题,大家会想这该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让学生说说)
   3. 导入(师述):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看看河中小鸟上有500年左右树龄的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
  二、 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 快速浏览课文,知道作者前后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
   2.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具体要求(作业练习第4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支叶繁茂的()真是()。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独立填空;(课堂作业第4题)
      ②指名反馈答案。
      ③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三、 学习第一段,体会作家描写时间的语句的美妙之处。
   1. 学生读文;
   2. 汇报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原句: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关,在树梢。
     ① 齐读。
     ② 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这里“傍晚”的理由。
   3. 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课件出示被比较的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地,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树梢。
     ① 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 句式不同:一句是排比句,二句是并列句。
      ▲ 句意不同:一句是“红霞”不只是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二句是“红霞”就只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似的。123456
      ▲ 韵味不同:二句不如一句读起来有韵味。
     ② 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四、学习第二段: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 听录音读第二段,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 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③这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树。
     师述:大家说得都没错,但那一个更准确呢?
   3.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
    ① 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重点词句:
     a.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下列句子: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绿得可爱。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b.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c.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这处看,这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d.这棵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e.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② 引导理解体会以上句段:
    ▲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方面写大榕树的?
      板书:远——近
         树干、枝叶
    ▲ 远看的大榕树,给人什么印象?(板书:高大、繁茂)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许多棵?
      两棵?
      一棵!
    ▲ 近看的大榕树,又给人什么印象?(指点板书:高大、繁茂)为什么呢?
     a.交流讨论:(大榕树的“高大”)
      a.理解“真面目”的“真”的意思(真正、本来)
      b.读榕树“真面目”的句段。师:能把榕树“枝上又生根”的景象勾勒出来吗?(学生读文后试画)
      c.课件展示几种情况,让学生分析对照明白画的正误。
       师:的确,正因为大榕树有着树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许多根又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因此它的枝干不计其数。这树实在是高大!
      d.还从哪个词有见榕树的高大?(斜躺)理解体会“斜躺”的作用
      e.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7自然段。
     b.交流讨论:(大榕树的“繁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表现榕树繁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义作用。
      b. 交流汇报:(提示按“读句子、找词语、说意义作用”的顺序交流)
      c. 师:的确,这样榕树的绿叶多得不计其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板书:树叶多而绿)怪不得,作者联想到了——
      d. 学生接读“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得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板书:展示生命力、新生命在颤动)
     c、引发学生联想,进一步体会大榕树高大繁茂,蔚为壮观的情景。123456
      a师:要是这棵高大而美丽的榕树就在我们面前,相信大家也会被吸引,被倾倒,继而赞叹不已!
       (课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树)
       师:现在面对这棵大榕树,你会想到什么?会有什么感叹呢
      b、学生图文结合,试说心中的感叹。
      c、交流“感叹”
      d. 师小结:多么可爱的大榕树啊!简直是一个奇观,难怪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的、赞美的)
      e.运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f.体会“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一句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树的高大。
  五、总结:
   1. 师: 这节课,我们跟随老作家巴金爷爷在傍晚时分经过了“鸟的天堂”。大家有什么收获?此时的我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试指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此时心中的疑问。
   2.师:是啊,“鸟的天堂”只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却没有一只鸟,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六、完成课堂作业练习第2、3 两题。
  

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和发。激发情感体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力求体现“充分研读,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教学1-9自然段,多以读中感悟榕树的大、美为突破口,本课时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力求突破。
  1、围绕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发现。
  2、在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跟树有关,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树的资料,能向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上奇特的树吗?生介绍
  〔请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把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与课文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知识面,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写的一篇文章《鸟的天堂》中,也介绍到一棵奇特的树,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把。(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2、天堂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在你们心目中,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生交流
  〔(1)出示巴金肖像和色彩明丽的鸟的天堂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2)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开启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第一次榕树大
  第二次鸟多
  〔通过预习,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检验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学习1-9自然段作铺垫,板书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三、学习怎样表现榕树之大
  (1)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见了一棵榕树很大很大,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大的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好吗?123456
  (板贴)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2)打开课文,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9自然段,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榕树大,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生读、找。
  (3)从学生的回答中生疑:这两节究竟是不是写榕树大呢?
  〔结实本课学习目标,从读找中生发疑问。没有根据的教案的预设一成不变的实施,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现场生成教学,从质疑处鼓励学生探究。〕
  a、学习5、6,读中探究
  (1)指名生读§5、§6,想想这节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
  (2)我们把这个争论的情景演示一下,我来当作者,我想邀请两个同学当我的朋友,谁愿意?(出示大榕树)
  其他同学仔细听,从我们的争论中表现出什么。
  师生表演争论,?生交流
  (3)这是一株大榕树,那么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有许多株?
  请同学们看图,再好好读读5、6两小节,说说理由。
  生读、说。相机板书:远
  师:巴金爷爷用笔多么精妙,值得我们好好研读,现在你们能不能说说5、6两节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吗?生概括小结
  〔5、6两节,通常在教学中被“略处理”。这一环节,巧妙地设置了两个铺垫:(1)演示争论的情景。(2)从争论中生发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误认为有许多株榕树?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演示中感受到作者表现榕树大的用笔精妙。从问题的细究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好好研读,得到作者表达方法上的启示。〕
  b、学习§7,读中发现
  (1)我们再来读读第7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多种形式促读)
  (2) 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枝干繁多
  b、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榕树奇特之处仅仅是因为枝上又生根吗?
  (2)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什么?
  c、相机点拨第1句,第4句,联系上下文悟发现相机板书:近
  齐读§7
  (3)读到这里,你能来说说这一节表现榕树大和5、6两节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有所发现。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捕捉住探究点:榕树的枝干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利用文字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不仅让学生读中发现,还要悟表达方法的不同,探究第7小节表现榕树大与5、6两节有什么不同是在学生充分读、悟后可得的。〕
  c、学习§8,美读升华
  (1)5、6两节从整体表现榕树大,第7自然段从枝叶繁多的现象来表现榕树的大,第8自然段呢?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听一听把!(放录象范读)
  (2)你们觉得画面中的这段话美吗?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打开课文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3)引导学生读好读美,以评促读
  (4)同学们一定对大榕树产生许多感受,有什么话想倾吐,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从叶子茂盛、充满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来谈。相机板书:叶子茂盛
  (5)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带给大家吗?引导学生诵读。
  [(1)创造情境,录象及范读。创设读的氛围,激发读的渴望。创造了教学的情感,提升了情感的价值。
  (2)充分地读第8节,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倾吐交流,尽情表达。学生发言在美读的感染下亮点不断。教师引领学生读、说再有机会地融合,升华对大榕树的赞美之情。]123456
  四、总结全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过来看看课文,作者是怎样表现大榕树大的特点。能不能归纳说一说。
  生交流
  〔既是学完课文后的总结,又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成果,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
  五、作业
  “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大榕树也声名远扬。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这个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多方面适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板书:
  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第一次  榕树大   远         近
                     许多株?      一株两株 枝干繁多  叶子茂盛
    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多

  〔板书设计直观、清晰,体现了教学的流程、教学的整个思路,使学生借助板书激发思维〕。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5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