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太阳的话》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明确太阳带来的礼物及希望。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同学们,书带了吗?笔带了吗?笔记本带了吗?看来同学们已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了。虽然是第三节课了,但我看到同学们个个都是精力十足,真好!)
  师:今天啊,李老师很高兴来到我们安海最有名的小学与可爱的同学们上这一节课。看,老师还带了个朋友来,你们看……它是……?(师出示太阳图)
  生:太阳。
  师:你们喜欢太阳吗?喜欢它的什么?
  生:喜欢。喜欢它的光明、温暖。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喜欢太阳,太阳也同样喜欢着可爱的你们。不信,你看,太阳正张大眼睛深情地望着我们(师:画眼睛),太阳它也有嘴呀!(画嘴巴)它有满腹的心里话想对你们说,想听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艾青写的《太阳的话》——板书
二、简介作者
1、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预习并搜集有关艾青的资料,谁来(用一两句话)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的成果。
生:艾青爷爷是伟大的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他的代表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2、师:很好,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的话》写于1942年,当时中国还没有解放,四万万同胞饱受贫困和饥饿,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人看不到中国的希望。艾青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太阳的话》等一系列的歌颂光明的诗歌,呼唤民族的觉醒。呼唤光明是艾青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三、揭题质疑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来,把课题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生:太阳说了什么话呢?太阳为什么要对我们说话?太阳为什么会说话……
师:同学们真了起,会提问题,你们说,要解决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四、初读感知:
1、好,请大家打开课本,放开声音好好读读课文.把它读通、读顺。边读边画出你要摘录的词语。
2、师:读读你摘录的词语。(指名2个)
3、下面是老师摘录的几个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后指点,再齐读2遍
(课件)窗子   枕头    睫毛    撒满  sa (撒娇)   温暖  金黄
4、懂得摘录是学好语文的好方法.接下来请同桌互读这首诗,要读得正确、流畅。
5、师:大家读得很投入,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朗读风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个同学读得最流利。
五、细读品悟
1、师:同学们不光读对了,而且读得很流利!真不愧是我们四年(2)班的聪明学生,接着让我们再次走近太阳,仔细地听一听,想一想,太阳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话?
 2、出示(课件)温馨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出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轻重缓急,自己的感受)(同时要拿起笔写批注)1234
3、师:读完了吗?真喜欢看你们读书的样子。好,谁来把自己最想读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一)、学习第一小节
 生:我最想读第1小节。
 师:好。就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第1小节。
 师:你从这个小节中读懂了什么?
 生:这个小节写了太阳想进到小屋来的急切心情。
 师:你真会读书!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师:懂得抓住重点词句来细细品味,很好,这里的“我”指的是?
生:太阳
师:对,现在请把自己当成是太阳,再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
师:谁还能来比他更急切呢?(指名读)
师:读得真是声情并茂。读诗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让我们这一小组也来读读。(2小组读)
师:真是越读越有味。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师:太阳这么急切地想要进到小屋来,它都带来了些什么呢?找找看。
生:它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亮光和温暖、满身的露水)(师板书)
师:回答的真棒!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亮光和温暖、满身的露水,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太阳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在这些礼物中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生:金黄的花束
  师:金黄的花束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温馨的感觉,让我觉得开心
  师:花我想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那丝丝的花香带给我们无限的温馨。
  生:林间的香气,让我觉得心旷神怡
师:多么清新的气息呀,仿佛所有的烦恼瞬间都消散了。
  生:亮光和温暖,让我觉得暖和
  师:阳光为我们驱走严寒,带来希望。
生:满身的露水,让我觉得舒服
  师:阳光下的露水晶莹剔透,他滋润着小草,花朵,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各自喜欢的礼物,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太阳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吧!请看大屏幕:(动画、配乐)
师:同学们当你们收到这些礼物时,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很高兴。
师:说得真好。你就把高兴融入到第二小节中读读。(生读)
师:还有谁想试试?没读过的来读(生读)
师:不错,谢谢。除了高兴还有别的感受吗?
生:激动
师: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传达给老师。
师:同学们收到这些礼物都有各自的感受,李老师收到这些礼物,我觉得我很幸福,能帮李老师把幸福读出来吗?(男生来)
(三)、学习第三节
师:太阳太想把这些礼物送给我们了,可我们却还在睡觉。听,他在急切地呼喊着(引读)
生:快起来,快起来……
师:同学们,读诗要懂得想象画面,看这一节的第一行,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就像妈妈早上在呼唤我们起床一样。
师:你真会想像,如果能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试试看。就你来。(指名)
师:这才叫有味,谢谢你。
师:女生来把这种感觉加上动作读出来,让男生来欣赏欣赏。(男生读,女生欣赏)
(四)、学习第四节
师:太阳渴望我们拥有这一切的的美好,她急切的说让我把……(引读)
生:让我把花束……心的空间
师:太阳希望我们追寻一切美好的事物,于是,太阳深情地说让我把……(引读)
生:让我把花束……心的空间.
师:深情应该怎么读?师范读(慢,停顿)
生:读 (让我把……1234
师:当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撒满了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生活无限美好、非常幸福。
师;真不简单,你已经读到太阳的心里去了。给他掌声。
师:来,全班再把这种感受读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
六、情感升华:
师:太阳——这个温暖的使者,把光明无私的奉献给我们,怎能不令人对它肃然起敬呢?带着这种感觉让我们再次聆听太阳的话吧。同学们,读出你的深情,读到你的脸上,动作上,心底里,(来,看大屏幕),一起把这种情感读到字里行间去。(配乐)
七、总结延伸
1、师:指板书: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亮光和温暖、满身的露水。不仅是要让我们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更是想让我们打开心扉,成为生活中快乐的幸福的人。
2、学到这里,相信你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也想给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好,现在你就是小太阳,想给哪个同学带来什么?
(出示课件)请按这种格式( “我带着——————————送给——————————,希望他(她)--------------。”说一句话)
3、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老师多么希望太阳变得更多,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你们能帮李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好,按照下面的格式。(出示课件){假如我是太阳,我将来到——————,带着————,带着————,让————,——————。}
心动不如行动,笔拿起来,用心去感受,用脑去思考,用你的笔写下来。)
★师:你们这些小太阳的话真感人。此时此刻,我感受到太阳的礼物已经撒到了每一位同学的心间了,同学们,有爱就有一切,让爱充满我们的世界,让阳光撒满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吧!
◇(最后让我们在《种太阳》这首儿歌中结束这堂课吧!)
八、作业
1、完成“我的摘录笔记”
2、背诵课文

《太阳的话》教学反思
《太阳的话》是诗人艾青写的一首诗。诗人在诗中歌颂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了太阳的重要,表达诗人对光明的热爱与追求。因此我在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入情入境教学。孩子主要是以直观学习为主,因此我在教学时借助简笔画,然后与学生进行轻松对话,从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以读为主,读出新意与情感。在本课中,我立足于“读”,牢牢把握住“读”这一主线进行教学。初读时注重让学生读准、读畅。学课文时关注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借助课件等手段煸情,并设计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有情趣,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本的新意与情感。我在指导各小节朗读时,也落实了课标精神,设计出了层次,落实了“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如:在指导学生第一小节时,我让把学生当成是太阳,让学生心中产生马上想大声替太阳读出心愿的冲动。读第二节时采用师范读并配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想像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读第三节时,我让学生在想像画面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最后配乐读,再次感受太阳的无私与美好。1234
   三、读说结合,升华诗歌的主题。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以小太阳的口吻展开想像,以“我带着——————————送给——————————,希望他(她)--------------。”来说说话,让他们给周围的人送上祝福。学生创作的激情、学生天生善良的本性致使他们说出了一句句优美的话语,道出了一缕缕温馨的祝福,在倾诉中体会了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暖,人间的温暖。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而且使它在润物细无声中升华诗歌的主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92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