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平行线的题_四年级数学课《直线、射线、角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课教案学校:闵行区华坪小学年级:四年级班级:四(2)人数:38学科:数学课题:直线、射线、角的认识教时:1执教:金慧超日期:04.12.14 1、教学目标:(1)会根据端点的个数区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2)知道角的分类及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会用符号“ ”表示。(3)建立对线与角的基本敏感。2、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原来分三步呈现:①直线、射线和角(包含角的大小比较)②角的度量和画法(包含角的大小比较)③角的和差(包含角的分类与二或二个以上角的和差),每一步都由一个角延伸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从形式掌握到实质掌握概念,且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为此我调整了思路,首先是调整了教材,将教材分为①直线、射线和角的分类。②角的度量和画法。③角的大小比较和和差。三部分即让学生先学一个角,再学几个角的。本课时为《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材着重于直线、射线的认识,角的组成,特殊角与一般角的认识。(2)学生实际分析: 学生初步感知线段与直角,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将一堆混乱的材料(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射线、线段),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由射线发展成角,由特殊角引申出各类角的过程,是这堂课的突破口。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而不是记忆上述概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直线、射线的认识1、观察分类2、同桌说一说3.全班交流4.读一读 1、出示分类内容2、教师指导3.板书4.小结一般分类方法:先大类后小类。通过让学生对线的分类、比较差异,寻找出其中共同特点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对线的基本敏感,并会进行观察比较与表述。 二、研究射线1、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举例2、观察手电筒的光线是什么组成的 1.教师引导2.课件出示:①同一端点②有无数条射线 学生对直线与线段比较容易理解,对射线理解,通过沟通感受到射线就在生活中间。三、研究角的认识1、独立思考2、观察比较3、了解角的分类 1.自学角的记法、读法2.同桌互动3.小组讨论集体交流1、教师演示课件2、引导 1.教师指导2.自学情况反馈3.鼓励继续发现,捕捉再生资源通过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中特殊角与一般角的差异,从特殊-----一般的过程。通过演示,使学生更理解周角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任一一个角内夹与外夹形成360度,所以在研究角时,除了特殊角外,还要研究锐角和钝角。四、拓展研究1、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4、发现问题,相互解决 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1.出示题目 涂色部分有几个角组成?怎么读?2.引导观察3.揭示矛盾 1.出示题目 把直角aob分成相等的两个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牢固地掌握已学生的知识 ①用三角尺②用量角器③两条直角边上取相等的两段并连接两点,取斜边上的中点与端点连接。五、小结1、学生自己小结2、自我评价 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揭题:直线、射线、角的认识 123

本单元教材原来分三步呈现: 1、直线、射线和角(包含角的大小比较)2、角的度量和画法(包含角的大小比较)3、角的和差(包含角的分类与二或二个以上角的和差),每一步都由一个角延伸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从形式掌握到实质掌握概念,且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为此我调整了思路,首先是调整了教材,将教材分为1、直线、射线和角的分类。2、角的度量和画法。3、角的大小比较和和差。三部分即让学生先学一个角,再学几个角的。本课时为《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材着重于直线、射线的认识,角的组成,特殊角与一般角的认识。通过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中特殊角与一般角的差异,从特殊-----一般的过程。通过演示,使学生更理解周角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任一一个角内夹与外夹形成360度,所以在研究角时,除了特殊角外,还要研究锐角和钝角。学生通过分类及观察360度角的形成过程,建立起对线与角的基本敏感。

二、学生实际分析:

学生初步感知线段与直角,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将一堆混乱的材料(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射线、线段),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由射线发展成角,由特殊角引申出各类角的过程,是这堂课的突破口。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而不是记忆上述概念。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会会根据端点的个数区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能知道角的分类及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会用符号“ ∠”表示角。基本建立起对线与角的基本敏感。

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是 1、对教材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让学生先学一个角的知识,再学二个或二个以上角,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自己又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2、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角的形成与分类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还研究了教材上原先不让学生涉足的180度到360度角的研究,初步感知了一个角与它互补角的关系。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3、能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角的一条边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的变化。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1、在让学生对角分类时,只是让学生通过课件观察了解特殊角,不够扎实,如果加上教具的辅助,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亲自体验一条边旋转的过程,然后在进行画特殊角,效果会更好。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123

一、准确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指出:“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数学判断的依据,进行数学推理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个“字”、“词”。因为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

二、逻辑性

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外,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有根有据、合理清楚,为儿童提供思维严密、思路清晰的范例。

三、生动性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及教学需要,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应尽量采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要用通俗的语言伴随适当的面部表情、手势或表演,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会跟随生动的讲述而集中起来。

四、启发性

未来所需的是创造型人才,这些要求我们教师着重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好学上进的精神。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 ,并能大胆的质疑问题,主动的去追求知识。总之,教师的语言的修养很重要,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能否成功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728.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