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一数”活动,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能对周围环境中与大数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的策略:
与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联系,加以比较和类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若干个,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活动: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叮叮和铛铛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看图,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千万”,“亿”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三、巩固与应用
1、说一说,拨一拨:
第1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练一练第2、3、4题:
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作业:
1、练一练6、7题。
2、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12345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计数单位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6-8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在掌握读数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计数器若干,整数数位顺序表,课前学生、老师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并按大小进行分类。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4、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四、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五、比较数的大小12345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出示幻灯片)
将上面的万以内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国土面积、人口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突出重点的策略]: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改写前后数据的比较,大小没有变化,只是计数单位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教师出示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学生读出这些面积后,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4、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出示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12345
练一练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面积(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广泛应用,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学生、老师课前搜集的数据。
突出重点的策略:
    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在观察比较中,引导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
1、师:课前,老师请每个同学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收集了一些数据,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把某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某些问题作一些适当的追问。)
(1)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
(2)这组数据是通过什么办法得到的?
(3)如果同样要收集这些数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指导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请看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出示教材第10页的情境图)。谁能来说一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认识近似数
师:请大家注意,在图中有这么一条信息,“XX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这4里为什么要用“约是多少”来表示呢?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小华一家去年植树12棵”为什么就没有加上“约是多少”的词语呢?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如果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与老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呢?
师:为什么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指近似数)?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像这样的数我们叫作近似数。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收集的数据中有哪些是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求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12345

     1994年至XX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巩固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多位数的读、写、大小的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正确、灵活的解答问题。
突出重点的策略:
 p15页第4、5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 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的学习,你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你们能先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归纳,集体反馈。
幻灯片出示:
二、应用方法,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提问:请学生背出整数数位顺序表,并回答几位一级,我们共学了哪些级,分别包括什么数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小组交流,集体归纳。
2、综合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练习一的第3题:活动可以分成两步完成: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一的第4、5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726.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