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课文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8、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起表达效果。6、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7、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8、、培养独立阅读能力。9、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10、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4、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5、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6、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7、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课题: 5翠鸟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关于鸟的资料、有关课文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 、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 (出示翠鸟图片 ),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引导学生自学。 (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12345678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启发学生质疑问题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书写生字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相互检查认字情况 自主记忆字形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爪:鲜红)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翠鸟羽毛鲜艳的?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鸟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板书: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板书: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翠鸟外形的看法。(板书: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4)指导背诵一个学生读 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外形学生对翠鸟外形各抒己见。美 二、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师生议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a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翠鸟飞行的低,动作轻盈。   b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翠鸟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   (板书:疾飞)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翠鸟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板书:蹬……飞……叼……贴……)   c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d出示翠鸟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翠鸟捕鱼时的情景。   e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板书:苇秆……摇晃    水波……荡漾)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板书:动作敏捷) 12345678(3)投影出示: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外形之间的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 一个人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通过读词语或语句来理解 学生找:蹬……飞……叼……贴…… 齐读 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 (“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翠鸟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 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思考:   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2.教师小结   是啊!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①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②在渔翁告诉我们翠鸟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③我们听了感到惭愧。)四、质疑问难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 小记: 课题: 6、燕子专列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插图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根据课题质疑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2345678分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读课文 自学生字 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读好第3、4自然段 反复朗读 看图想象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学生现自己说,同桌说 写下来 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布置作业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板书:   6、燕子专列 长途跋涉——疲劳              政府做出决定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人们救助燕子         小记: 12345678课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田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起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山村,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出示图片) 2、  今天,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山村的故事,那要从时光倒回许多年前开始。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观察图片, 说说感受, 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练习朗读 认读生字,圈画词语 边读边思考根据要求, 自读课文三、汇报交流 1、指导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分自然段朗读 同桌互当小老师检查 交流思考的问题认读生字, 交流学习四、熟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1、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自己练习讲述 指名讲述熟读课文, 练习讲述五、小结,引导学生谈感受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读了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谈一谈小结引导, 谈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一)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1)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12345678(3)指导朗读 (4)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 ),谁家( )……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 (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结 (二)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4)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1)理解“不错” (2)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3)情境再现(课件) (4)谈感受 (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节 (1)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指导朗读 指名读,质疑。自由读课文,把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自由研读指名再读 学生朗读 学生发挥想像力,补充句子,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学生质疑 学生谈感受 自由读、齐读 学生朗读 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1.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3.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谈感受 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12345678板书: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能了 (保护环境) 不断砍树              小记:课题: 8*、路旁的橡树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插图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提示: ²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根据提示自学根据要求, 自学课文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  指导朗读 2、  交流思考题 ²        交流看法 ²        引导交流: 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²        总结: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自由认读 指名朗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的想法 交流学习, 体会感情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朗读四、抄写练习 ²        抄写喜欢的一句话 抄写词语完成练习积累语言板书:   8*、路旁的橡树

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大家沉默——深恐伤害橡树    高尚的心 想好办法——绕开橡树修路

小记:课题:语文园地二课时:4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反义词及优美诗句,认会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到什么了呢?我们来交流一下。激趣导入5分二、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后推荐代表,准备汇报交流学习10分三、班级交流

 12345678

交流学习15分四、总结,引导讨论: 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²        畅所欲言 ²        评出合理化建议引发讨论, 畅所欲言。10分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通过调查、了解,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没准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快写一写吧!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明确要求, 确定内容。10分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习作练习习作30分三、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²        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欣赏习作, 初步修改。15分四、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修改 1、选不同内容的习作 2、按标准评议 ²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²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3、再修改自己的习作指名读习作 大胆发表意见 进行二次修改品析习作, 再次修改。25分

第四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 3、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句子?自读、思考 交流自己的发现 有感情的读出来体会比喻句的特点。10分二、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卡片,你在哪里还见过它?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指名读 同桌比赛读 想一想,说一说积累反义词。10分三、读读背背 1、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自己练习熟读诗句 指名读 边读边想 背诵诗句积累诗句10分四、展示台 1、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自读学习伙伴的话 ²        小组内展示 ²        班级展示学会分享10分课后小结: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8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