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反思|《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在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中,课文使用了不同的形式来写人物的话,如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尝试运用这些形式,提高表达水平。这也为学习语文园地二中的“我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重点】
      1.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各自搜集、了解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 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自读感悟
      1. 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难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指名说。(随机板书:守信用)123
       2.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3.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1)“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2)“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3)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用?
    (4)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5)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4. 朗读全文:自由练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5. 回扣课题: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指名说,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板书:言而有信。
       三、拓展延伸
      1. 引导发现:回忆这一单元里说的不同的形式:提示语在前的,提示语在中间的,提示语在后面的,提示语没有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读的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123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明摇摇头说,“                  ”
“________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四、自助作业
        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教学反思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不能失信》是本册教材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原本我是设计用1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但觉得这样仍显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让学生照课文进行了表演,从学生的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再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5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