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4、 寓言两则(表格式教案,含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教 学 环 节教 学 内 容 设 计修 改 栏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自读自悟                                                                                                        四、拓展延伸:(说话练习)   五、总结寓言道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一起跟老师把课题写一遍。你能来把课题读一读吗? 师:你真了不起!这里边有两个生字,谁再来读一读?谁还想读?一起读。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吗?(什么是寓言?)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师:那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你能回忆一下,以前你都听说过那些寓言故事吗?补充师: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两则”。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 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揠苗助长”。    课前大家预习了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出示生字 师:这些生字你都掌握了哪些?指名学生说 。师:那这些词语你能来读一读吗?  寓言    两则      宋国     焦急     筋疲力尽  纳 闷   兴致勃勃   枯死师: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在字形、字音上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齐读 2、生字学会了,老师还要看看你们的书读得怎么样,谁来读一读?补充3、 现在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4、这样的理解只是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本意,到底这个词还有什么比喻义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以后就知道了。 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可以把它排成一个课本剧,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这个人当作自己,来,自己先试着读读课文。看看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一)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他是怎样的语气?(焦急)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来呢?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1)“巴望”是什么意思?(很希望,希望得不得了)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我们来换个词读读,看有什么不同。(2)“天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每一天都来)师:星期一来吗?星期二来吗?……晴天来吗?阴天呢?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吗?1234 (3)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来把这一句读读看。(齐读)(4)这一段当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出示:“可他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师:他读得怎么样啊?谁能来评价一下?(突出了几个字“一点儿也没有长”)师: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师: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儿也没有长? 师:来,我们一起再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农夫焦急的心情。师:现在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这一段的意思?过渡:心里着急就得想办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阵,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看看他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二)第二段 师: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师:原来他苦思冥想的办法就是用的方式来帮助禾苗快快地生长。 师::想出了办法,按理说他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还为什么筋疲力尽呢?师::虽然是这么的累,你看看他的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会是这样的表情呢?(总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禾苗生长了一大截) 补充师::你能读出这种既高兴又累的感觉吗?试试看!谁再来读?齐读 过渡:看着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农夫觉得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三)第三段 出示: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生:认为自己的办法很好!师: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呢?(兴致勃勃) 他又为什么兴致勃勃呢?生:想到自己的禾苗长高了,心里自然很高兴了师:所以,他虽然是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师:你们也能试着读一读吗?齐读(四)第四段 过渡:他这么着急自己的禾苗快快长高,得到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师: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生:(太着急了)禾苗被他都拔起来了,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师: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了这一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禾苗要慢慢地长,急着长只会是坏事)师:对啊,禾苗的生长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咱们不依照它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比喻义了吗?(五)表演内化 这样精彩的故事,想不想表演给你的爸爸妈妈看一看啊?先请同学们自己在小组里练习一下,一会我们找同学上来演一演(教师下去和学生一起探讨)学生表演(评价)补充 老师曾经就碰到过这样一位妈妈,她要求她的孩子学钢琴,可她的孩子在一学期内没有能达到她的要求,她就责怪打骂她的小孩。你能用上“揠苗助长”这个词,对她说点什么吗?  师:学习完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师:我们不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补充:出示:(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指名读                 补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完成填空: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          就把禾苗        结果       。                                                                补充:出示图画:观察人物图画,你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表情吗?                                     补充师:表演结束了,老师想采访一下他们。 师:农夫,你看到你的禾苗长了一大截,心里怎么样啊?” 农夫:高兴啊,再累我也高兴,总算看见我的禾苗比别人的又长高了一大截。 师:小禾苗,被农夫拔了上来,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对禾苗说些什么吗?生:(我难受死了,觉得好疼!)(我疼死了,刚刚在泥土里生根,又被拔上来了)(我觉得我吸不了养分了,喘不过气来了!) 生:你这样把我们活生生地拔出来,你会后悔的。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对农夫说点什么呢?1234第二教时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教 学 环 节教 学 内 容 设 计修 改 栏一、历史故事导入                   、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四、创编故事        五、作业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补充(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补充(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补充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2、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3、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补充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补充(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补充(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补充1、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补充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1234板书及教学后记:板书设计: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教学后记:让学生讲故事,其实是一种积累,因为学生完全可以仿照原文中的句子,在讲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无形中也就进行了语言积累。这种说故事又是创造,让学生学习使用文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想像部分要*自己感受的组织句子,从学生说的结果来看,这种目的基本达到。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90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