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作文300字_我要找妈妈(习作训练)(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教学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咱们原来的看图说话,谁来回忆一下,看图说话都有哪些要求?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3、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我要找妈妈”这个故事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镜头一:小钢拽着小鸟出场,很开心的样子,但突然停住了脚步。
镜头二: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场,擦擦眼泪四处张望。
镜头三:民警叔叔上前询问,小姑娘比划着找妈妈,民警叔叔亲切地指着前方,小姑娘破涕为笑,与民警叔叔一起走。
镜头四:小钢看看手中的鸟,沉思片刻,将它放走。
1、哑剧看完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钢放走小鸟了吗?(看图二进行讨论)
引:看来大家都挺聪明的,都看懂了这个哑剧,要是咱们能给这个哑剧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配音”练说,教师提供提示:
⑴小钢捉到了一只小鸟,他怎么做,心情怎么样?
⑵在玩鸟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⑶小姑娘找不到妈妈时,表情怎样,心情这样?会怎么说?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帮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这一切,小钢的心里怎么想?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最后他怎么做
2、学生上台练说,集体议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图意,将三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咱们进行了配音表演,老师发现大家配合说得都不错的。那你能抓选其中一幅将三幅图来说一说吗?语句通顺连贯。
请三个同学分别叙述三幅图。
你能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独立习作1234
出示上节可的相关提示。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二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写话训练。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了三幅图。训练重点与第一单元不同。重点是观察第3幅图,启发想象图画中主要人物小钢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重点:在语言训练方面,重点是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难点: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进行合理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训练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三幅放大挂图,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盒,小黑板一块,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板书课题:“我要找妈妈”,齐读后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1.初次看图,整体感受,了解大意。
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这三幅图都有谁?
他开始怎样玩小鸟?后来把小鸟怎么样了?
2.逐幅看图,讲述图意。
(1)指导观察第1幅图画:
①图上画着谁?他在于什么?
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缚、拍、叫。
(一只羽毛丰满没受过伤的小乌一般是很难捉到的,因此可以推想这只乌或许是太小了,羽毛还没长丰满,不小心从鸟窝里掉下来,还来不及飞走,就被小钢捉住了;或许这只鸟被人用鸟弹打中,疼痛难忍,就掉下来了,小钢趁机把它逮住了。从小钢玩小鸟时兴致勃勃的样子,可以想象小钢对这只小鸟是很喜欢的,他觉得挺好玩。)
②看着图把第l幅图的内容讲得联贯、通顺。
先自由练习,再指名口述,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2)指导观察第2幅图画:
①小钢在玩鸟时看见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画面上看,他看到一位民警叔叔手中拉着一个正在哭的小女孩。小女孩为什么哭泣?民警叔叔与小女孩是什么关系?他会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要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幅图和题目“我要找妈妈”展开合理想象:第三幅图上画着小钢把他喜爱的小鸟放了,可见小钢放小乌与听到看到的这件事有关。从题目“我要找妈妈”可想象这个小女孩也许是和妈妈一起在大街上走,不留神与妈妈走散了,找不到妈妈,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民警叔叔看见了,就跑过去带她找妈妈,可以想象,民警叔叔与小女孩是不相识的,由此又可以想象民警叔叔与女孩说的话一定是哄劝小女孩不要哭,答应帮她找妈妈之类的内容了。
小钢看到小女孩找妈妈时着急的样子,听到她伤心的哭声,这时他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②看图口述第2幅图意。
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评议。最后同桌互说。
(3)指导重点观察第3幅图画:
①当小钢听到小女孩喊”我要找妈妈”这句话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②小钢放小鸟时可能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又会怎样回答呢?
指名回答。自由练说第3幅图图意。最后大面积指名口述。
师生评议。
三、回归整体,系统述说故事内容。
l。先逐幅口述图意,对那些用词恰当、说得具体的同学及时鼓励,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1234
2.把三幅图连起来说通顺,注意图与图之间意思的衔接。
(小黑板出示:下面的词供你选用:有一天忽然仿佛听见想到这里)
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说。
再指名口述,鼓励优秀生把图意说具体。并把说得较好的用录音机录下来。
最后同桌互说,注意学习别人说得好的地方,及时纠正说得不全或说错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第二课时
一、目标、复习诱导。
这堂课,我们要把上堂课看图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图画内容。出示三幅图。
1.自由准备。
2.仔细看图2和图3,按小钢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最后怎么做的顺序说几句通顺的话。
3.把三幅图连起来轻声讲一遍。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二、尝试习作,随机指导。
教师巡视时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题目、书写格式,并选择典型的习作做上记号,为评议作准备。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1.投影写得不好的典型习作(主要是句子写得不够通顺、
图与图之间衔接不够自然的习作)1~2篇,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来评议修改。
(出示评议修改要求:a、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b.是否适当地选用了图与图之间衔接的词?语句是否通顺?c.是否有错别字及漏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2.投影词句通顺、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的习作l一2篇,师生评议。
四、自我修改,完成习作。
1.根据要求自己修改习作。
2,誊抄。(强调把字写工整,标点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每行第一格不写标点,应点在前一行最后。)
三
一、教材分析
这次看图写话训练,安排了三幅图。在三幅图中重点是观察第2、3幅图,启发想象图画中主要人物小钢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在语言训练方面,着重于把句子写通顺。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2.能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整体把握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通过讨论,指导学生能逐幅看图说清楚意思。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提示学法。
今天的习作训练课是看图写话。看图写话的一般步骤是看、想、说、写。看是指看清楚画面,了解画面主要内容;想是指根据图上事物间的联系,仔细想想图意;说是指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写是指把说过的内容写成文章。
2.初次看图,整体感知。
(1)三幅图编上序号。
(2)图中有哪些人?三幅图中都有谁?
(3)他开始干什么?后来又把小鸟怎样了?
(4)连起来说一说。
3.仔细看图,说清图意。
(1)看第一幅图。
①小钢怎么会有一只乌的?
②小钢怎么做的?
③小钢玩得怎么样,(从动作、神态上观察)
④小鸟怎么样?(从动作、神态上观察)1234
⑤连起来说一说。
(2)带着问题看第2、3幅图,同桌讨论:
①小钢玩鸟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小钢想到了什么?
③最后,小钢怎么做的?
④同桌互说上述内容。
⑤指名连起来说。
4.看看图画,整体练说。
先各自练说,再指名说,注意及时讲评。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明白小钢会怎样想,为什么会这样想。
2.看图说话。
3.写出短文。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审题。
(1)出示课题。
(2)“我要找妈妈”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3)小钢听了这句活会怎么想?
2.启发想象。
(1)逐幅看图,逐幅说说小钢会怎样想,为什么会这样想。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小钢是怎样想的?
(4)结合第1课时观察结果,把3幅图的意思连起来按事情发展顺序说清楚。
3.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教师巡回指导。
4.简要讲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843.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