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反思]《小虾》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小虾》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作者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标中强调阅读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有所悟。在教学时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更有做人的指导、情感的体悟,各方面应灵活交融、不着斧凿,才能达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统一。
  本着对课标的理解,我在教学本课时,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抓住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以情为主,细加体会,畅所欲言,强调从整体理解课文,既不脱离课文又不限于课文,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空间占有权、时间支配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小虾的有趣。我在讲本段时,主要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喜爱小虾的之情。在充分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四自然段主要讲小虾脾气不好。在处理本段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观演示小虾生气的样子,使学生从视觉感官上能直接感受到小虾生气的动态,再通过朗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那在本课的教学中,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应该适当的稳定一下课堂气氛,在进行下面的环节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小虾》一文的教学,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读写结合的方式
  课文是北师大版三年级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小虾非常有趣,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教师执教的重点,它是通过写小虾吃食很小心来说明的。文中具体写了小虾吃食是怎样小心的:“先……然后……接着再……直到、才”等词语,把小虾吃食的有顺序的动作写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小虾吃食很小心。为使学生体会这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我先用不同形式的读理顺文章,再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告诉学生:“有顺序地说话能使人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最后让学生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说一段话,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后说:“放学后……”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段训练为重点,着重注意一段话里面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承接了三年级的字词句的训练,又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基础。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天地,从而也为夯实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小组学习的方式
  本课第三、四两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第一句都是总写小虾特点,后几句都是围绕这一特点具体写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三自然段,在体会了小虾有趣的特点之后,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虾脾气不好的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这样不仅深入理解了小虾的脾气,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1234
还有几点体会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借鉴:
  一、抓住重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小生灵”,教学重点之一是“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还应该多注重从学生情感上培养他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作者怎样知道小动物的可爱?是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正因如此,作者才把小虾的样子、吃食、脾气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作者写文章的方法,更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来这篇文章的。如果课堂上激发了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那么在写作时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二、学会备课
  平时我们的备课通常是面对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再看看教参和参考资料,然后就开始备课,最后在教学时把教参要求的内容讲出来。通过这课的教学,我知道了备课时不要着急看教参,要以读者的角度去反复读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教学时要把这种感受也让学生体会出来。另外每一课的教学都要对照课标要求,想一想这课教学要落实哪一点,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落实。备课点子应打在研读教材上。教师在读文章时要能把握作者的思路,把握编者的思路,领会其意图后,再从内容上设计教案,从表达方法上设计教案,从而达到真正备课的目的。
  【3】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作者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时,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其中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小虾的有趣。我在讲解本段时,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中心句、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具体展开描写的。然后再展开想象,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喜爱小虾之情。三是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的表演“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四是展开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再让学生采用这种学法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质疑,解决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这篇文章中,小虾吃食时的动作描写,很好的表现了小虾吃食时的谨慎。可是,我却只停留在了抓住几个写顺序的词语上,到底作者怎样生动地刻画出小虾吃食的过程,我并没有透过我的教学让学生去体会到。小虾吃食的与众不同正是这篇课文的精妙之处,如果能让孩子体会出来,那孩子去写自己的作文时,他们一定能比较容易感受到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了。在教学中,孩子们的朗读,反映出我自己的阅读教学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没有把小虾的有趣之处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所以,读的不理想。

《小虾》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小虾》这篇课文是实验版二级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1234
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要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猜一动物的名字)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识别虾的种类了,那么小虾还有哪些特点?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生:小虾真有趣。
师:回答得好,“有趣”(边板书边说)是什么意思?
生: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师:请大家看小黑板,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小虾真有趣的?(先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生画一画,互相交流。
师:从画的这一句中,你们体会到小虾的哪方面十分有趣?
生读。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虾吃食物很小心。
生:我从“先、然后、接着、再、直到、才”等词语,体会到作者是个细致观察的有心人。
生:我是从碰、退、捧、吃这些动词中体会到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有自我保护的功能。
师:这一句话应采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小心翼翼。
师:你能试读一下吗?
指名读。
师:读得真不错。作者还写了小虾的哪些方面?谁还想补充的?
生:从“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这句话中,我体会到小虾生活得很悠闲。
生:我明白了小虾吃饱时非常自由自在。
师:(板书:吃饱时自在)这句话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生尝试读。
师:男、女同学比赛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大家边看黑板边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自然段的?
生:首先先读课文——找中心句——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进行具体描写(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理解、体会、感受小虾的特点)——展开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出示黑板,总结学法。
  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时,我本着“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阅读原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中心句、重点句,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具体展开描写的。然后再展开想象,品读课文。最后出示小黑板总结学法,让学生采用这种学法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并能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质疑,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1.抓词抓句,理解感悟
“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为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感悟中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体会。在体会“小虾有趣”这一特点时抓住“后退、碰、捧着吃”等小虾吃东西时的动作。而体会小虾“脾气不好”时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读说结合,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语言的训练。在学生学习“十分自在”一段内容,以“还有的_______”进行排比句式训练。在全文学习之后,给学生提供各种动物图片,请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的有趣的情形,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在积累与运用中发展学生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234
3.过程开放,体现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搭建展示平台。学习课文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在学习中采取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利用电教,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也为学生的说写表达提供素材。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利用画面使学生观察小虾的活动,欣赏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表达,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虾》教学反思
今天有幸在区 陈老师和校陈主任的调研工作中被听《小虾》的第二课时。
由于课前我准备的还算充分,所以对本课的目标和重点就有所掌握。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典型段例:第三自然段,“小虾真有趣。……”的段落结构,以及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来了解小虾的特点,在学会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自学第四自然段,再在学习刊物问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基础上认识到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动物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小生灵。
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我抛出“找一找整段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这一问题后,学生们认真的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纷纷举手发言。张伟:“我认为整段都是围绕小虾真有趣。写的”。我心里暗暗高兴,满以为再叫的一名同学也会答出相同的答案时,陈博是这样回答的:“中心句是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这回势必是要讨论出一个结果来了!于是我调查看有多少同学是和陈博同一观点的,结果只有两人,我心里这才有底。虽说人数不多,但我还是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自己的错误。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不对,而是让他们继续读课文,和讨论中他俩自己就发现了不对劲,自然而然的就否定了自己,使我的教学很有说服力。这是我在课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也是我临场解决的,我认为自己很有收获。在抛出另外一个问题:“用有的……有的……有的……”结合生活说一句话,学生代表李帅良说的很好:“天上的云朵形态万千,有的想骏马在奔腾,有的想小兔在吃萝卜,有的象连绵起伏的群山。”课后,经过对我的课的研讨,此处还有更好更合理的安排!如果让学生先想象一下,自在的小虾还可能在干什么?在激发学生的想象之后,再结合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补充说想象的内容,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紧密结合课文做练笔,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还会不断的反思、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有利于投身到我的教育工作中去!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4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