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教学设计一等奖|《小虾》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生字10个。
    本课生字有一定难度,如“缸”的部首是“缶”,应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甚”的部首是“其”。读音应注意:“苔”读“tái”不读“tāi”,“卵”读“luǎn”不读“nuǎn”,部首是“卩”,书写时不能漏掉左半部分的“、”。
     联系上下文了解漏过、空隙、撒落、甚至、青苔、钳子、猛烈、小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3、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生动准确地写出感人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
    《小虾》是一篇描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层次清晰。
    1、2自然段写我家院里的葡萄架下有一口大缸,我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大缸所在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我想,这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是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了第二自然段捉小虾的内容。
    3、4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小虾有趣但是脾气不好的特点。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三自然段写小虾很有趣。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中心句,概括了全段。第二句用了“总是先……然后……接着再……又……直到……才……”的顺序表达句式,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小虾吃食的样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并体会描写动作的 “碰”“后退”“捧”等词语,想像小虾吃食时可爱的样子。第三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并列句式,描述吃饱了的小虾自在悠闲的情态。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我”是通过详细观察,才把小虾吃食的过程写得这么生动有趣的。
    第四自然段写了小虾脾气不好的特点。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同样是中心句。第二句详写小虾生气后的动作,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想像和体会小虾一定是非常生气的。这样一来,第三句所说的与同伴打斗的发生就自然而然了。第四句概括说明小虾的搏斗是猛烈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第二句中的“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合理想像,说一说搏斗时的情景,训练学生的想像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两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为下一课《松鼠》的学习打基础。
    5、6自然段概括写我对小虾悉心照顾,发现小虾变多了,表达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抓住第五自然段“我想让它们在水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这句话,自读体会小虾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的含义,明白我喜爱小虾的感情。 1234567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可提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基本读通顺课文。在教学中贯彻阅读为主,以读促思,思中生悟的原则,既注意教学内容的道德情感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体验。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系博兴县唯一的一处实验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生来自县城各单位,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已掌握两千多汉字,能够通过读书或上网等方法搜集与处理资料,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翠鸟美丽的样子吗?生:记得。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或是背一背?
    生: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师:真好。翠鸟真是美丽迷人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可爱的小动物的文章好不好?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虾》这一课。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使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就得以调动,将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怎样才能知道小虾是什么样的呢?生:读课文。
    师:大家愿意自己读还是听我读?生:自己读。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完两遍了,真不简单!我发现有些词语比较难读(课件出示:大缸、漏过、空隙、撒落、甚至、青苔、竹阴、钳子、立即、一副、搏斗、猛烈、小卵)。先小声读读,看你认识了没有。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到讲台前教读词语。师:讲解,完成教学目标1的任务。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小虾的样子很多,知道了什么是千年虾,什么是才长大的虾。
    生:我明白了这些小虾是从哪里来的。生:我明白了小虾很有趣。
    生:我明白了小虾脾气不好。生:我明白了作者很喜欢小虾。
    师:大家真了不起!自己读课文能明白这么多事情,说明你很会读课文了。
    (互动是民主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师生、生生之间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过程。商讨的语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初读感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1234567
    生:我明白了作者很喜欢玩。师:你的发现真独特。你认为喜欢玩好不好?
    生:反正我很喜欢玩。不过要是能像作者这样玩,我觉得好。要是光玩而忘了学习,就不太好了。
    师:说的多好呀!像作者这样,在玩的时候,也做个有心人,把观察到的情况写下来,不但玩得开心,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你们以后再玩的时候,能不能也像作者这样玩呀? 
(抓住学生看似不重要的回答,积极正面引导,可以很容易地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比平时空洞的说教要有效得多。语文教学无处不在的育人功能于此也可见一斑。)
    (三)自读自得,合作交流。
    1、学课文一、二自然段
    师:下面请大家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虾样子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生:(读,略。)
    师:小虾的样子的确很可爱。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虾是老的还是小的?
    生:小的。师:那千年虾什么样?
    生: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接下来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是写小虾有趣的,用横线画出来。
生:默读,标画句子。
    师: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生:小组讨论,组长负责归纳小组意见,其他同学负责补充。
    3、分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画的句子?
    生:我们画的是“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吃起来。”我觉得它们这个样子,显得经验很丰富,心眼很多。
    师:说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把“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也画出来了。我觉得这句话表现了小虾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师:为什么会觉得小虾像小孩子一样呢?
    生:因为我小姨家的小宝宝就这样,饿了就大哭大闹,吃饱了就自己玩了。
    师:你很善于观察和思考。你也一定会写出《小虾》这样的好文章。
    生:我觉得他们的回答太罗嗦。要是我来回答,我就说我画的是第三自然段从“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到结束。
    师:棒极了。当我们画出的句子太多太长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抓住学生回答的闪光点,积极引导教会灵活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简洁、准确的表达是整体把握课文的重要能力。)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虾吃食时有趣的呢?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虾吃食有趣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生:(找词语,标画。) 1234567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生:我们找的是“轻碰”“迅速后退”“再碰”“直到”“才”。
    生:我们找的是“总是”“先”“轻碰”“然后”“接着”“再碰”“又”“直到”。
    生:我们还找了“有的”“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休息”。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但是说的时候有些混乱。比如,“先”“然后”“又”等词语是表示顺序的,“轻碰”“再碰”是表示动作的,“有的”“有的”是表示不同情况的。谁能按照类别说一说?
    生:我来说表示顺序的。是“总是先”“然后”“接着再”“又”“直到”“才”。
    生:我来说表示动作的。是“碰”“后退”“捧”“吃”“游来游去”“互相追逐”“紧贴”“休息”。
    生:我来说表示情况的。是“有的”“有的”“有的”。
    师:这次大家说得就明白多了。看老师把它们写下来。板书:
    小虾有趣
    表示顺序:先……然后……接着……又……,直到……才……
    表示动作:碰  后退  捧  游  追逐  紧贴  休息
    表示情况:有的……有的……有的……
    师: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顺序很清楚。
    生:很生动。
    生:很详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板书:
    小虾有趣
    表示顺序:先……然后……接着……又……,直到……才……   叙述清楚
    表示动作:碰  后退  捧  游  追逐  紧贴  休息             生动准确
    表示情况:有的……有的……有的……                       详细具体
     师:谁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说一句话?
     生:我每天早晨,总是先收拾好床铺,接着收拾好书包,然后洗脸刷牙,又去吃饭,直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去上学。
     师:你的句子说得好,生活习惯更好。
     生:爷爷去钓鱼时,总是先整理好钓鱼工具,然后推出自行车,接着把工具和小撑子捆到自行车上,又检查一下,直到觉得没有问题了,才出发。
     师:谁愿意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生:(回答略)
     师:小虾是这么有趣,谁愿意用有趣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略。)
     师: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小虾吃食的样子和吃饱以后的情况,写出了小虾的有趣。但是小虾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画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呀? 1234567
     师:下一节课我们在一起来交流学习。
     (突出重点,以学为主,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势互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趋向全面,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感受到合作共事与分享成果的愉快。)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继续学习。
    1、自读,标画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明白了小虾是有趣的。但是小虾就像石磊同学说的小宝宝那样,脾气不太好,很容易发脾气。板书:脾气不好
    那么它们生气时什么样呢?请大家仔细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虾脾气不好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生: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直到这一段的最后。
    师:你的记性真好,我们上节课刚说的方法你现在就会用了。谁还标出了写小虾生气的词语?
    生:是“蹦”“舞动”“打起来”,还有“猛烈”。
    生:还有“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师:你认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生:“蹦”说明小虾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说明它们打架打得凶。
    生:“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写小虾生气的样子很生动,我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
师:“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说得多好啊!板书:
     生:老师,为什么它们碰到闲游的同伴就会打起来呢?同伴并没有惹它呀?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来说一说?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一时还想不明白。各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回答,好不好?
    生:(讨论)师: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小虾都长得一个模样,他又不像人一样聪明,它分不出是谁惹了它,就碰见谁打谁了。
    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我觉得小虾是气昏了头,看谁都不顺眼了,所以就逮着谁打谁了。
    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生:因为它们生气起来,“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肯定是非常生气,自然分不清好人坏人,所以才会碰见谁都打。
    师:你的回答非常好,因为你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大家都应向他学习。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说“好人坏人”不准确,应该说“好虾坏虾”更好。
    师:你很注意听别人说,更善于思考。
    生:老师,我认为说“好人坏人”也行,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也变成一只虾,那虾也就是人了。
    师:这三个同学的回答太精彩了。连老师也想不到。应该怎么鼓励他们呢?
    师:小虾的搏斗究竟有多么猛烈呢?你能想像得出吗?谁给大家说一说? 1234567
    生:一只小虾生气了,它蹦了起来,一下子落到了另一只小虾的身上。这只小虾很生气,心想:我又没惹你,为什么来打我?于是它就用大钳子夹住了刚才那只虾。那只虾想:原来是你惹我呀!看我怎么收拾你!也一扭身抱住了它。它们两个就扭打在一起了。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得很好,更可贵的是他们还说出了小虾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老师提醒大家,同学们之间可不要像小虾一样动不动就发火,不然你就不是聪明人而变成糊涂虾了。
    (适时地让学生结合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有助于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
    师:同学们看,小虾即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那么可爱。你认为呢?  生:是!
    师:那我们就用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好不好?
    师:大声读吧!自己读自己的,读出你的感受就行。生:(自己朗读)
    师: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作者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因为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了,小虾是我和阿成哥从村边小溪的大石块下面捉来的,我这么做就是把水缸弄的和它们的家差不多,让小虾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师:你很善于思考,能够联系上下文,了解小虾的心思,看得出你也像作者一样是个善良的人。我这么做了,小虾们是不是真的很快乐呢?生:是。
    师:为什么?
    生:课文最后一段说小虾产卵了,不久小虾也多了。这是因为我对小虾很关心,他们才会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快,才会生出更多的小虾。
    师:这么难的问题也会,你真了不起。
  (二)畅谈收获,拓展思维。
    师: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小虾确实很可爱。
    生:小虾这么好,我们要爱护它。
    师:不仅仅是小虾,我们还要爱护所有的小动物,让它们和人类和平共存。
    生:老师,那苍蝇、老鼠什么的也要爱护吗?
师:谁来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苍蝇、老鼠也是很有用的,电视上说苍蝇的抗病能力很强,可以帮助人类研究新药,人们研究出来的新药总是先在老鼠等动物的身上做实验。
    师:说得好。任何动物都是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关键是我们人类要平等地对待它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互相交流。谁还有别的收获?
    生: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我很喜欢读。
    师: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生动吗?
    生:因为作者亲自养小虾,认真观察了。
    师:那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小虾的呢? 1234567
    生:作者观察了小虾吃食的样子、吃饱了以后的情况,还观察了生气时的样子和搏斗的情况。
    生:还观察了捉回家的小虾的样子。生:还观察了小虾产卵和小虾变多的情况
    师:观察小虾产卵了吗?
    生:啊,不对,应该是观察到较大的虾腹部藏着小卵。
    师:回答得很好。只有认真观察,你写出的文章才能够详细具体。另外,准确、恰当的运用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有感情,并把感情体现出来,才能生动感人。课后,大家也学习作者的方法,认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篇日记,怎么样? 
    (解放学生的头脑与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疑问。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五、教学反思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内撷取属于自我的东西,即学生的独特体验。虽然这些独特的体验有时略显稚嫩抑或稍嫌偏颇,但这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幼芽。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管其感悟是清晰还是模糊,肤浅还是深刻,片面还是全面,谬误还是正确,都要小心地呵护之,激励之,保护好学生这种独立感悟的积极性,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语文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更有做人的指导、情感的体悟,各方面应灵活交融、不着斧凿,才能达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统一。
    六、案例点评:
    本教学设计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抓住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以情为主,细加体会,畅所欲言,相互辩驳,强调从整体理解课文,既不脱离课文又不限于课文,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空间占有权、时间支配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44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