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达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的目标。本课教学我通过抓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引领学生在充满情感色彩的课堂上,扎实而愉悦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丰富情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课时(略)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休克、迫在眉睫、颤抖、啜泣、呜咽、竭力“等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课文生字。
2、读通读熟课文,提炼整体感受,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情况紧急。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环节一:配乐描述,入情奠基
一开课,我通过配乐描述回顾课文:“几发炮弹落在了孤儿院里,几个孩子受了重伤,其中一个小姑娘伤得最重,不立刻抢救、不输血就会死去,生命危在旦夕,输血的重担已经落在了几个孤儿身上,此时此刻,找到合适的血源就能挽救小姑娘的生命,输血迫在眉睫。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感染学生,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环节二: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师: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害怕吗?
生:害怕。
生:不害怕。
师:大家仔细读读阮恒献血这一部分(5—11自然段),把你觉得写出了阮恒害怕或不害怕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划上“——”“………”。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在巡视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有些句子下划上“——”,之后又擦掉划上“………”,看来这部分同学已读出了“阮恒的矛盾心理”,我适时点拨:如果你觉得有些句子既写出了害怕又写出了不害怕,你就可以两种符号都划上。
全班交流。
生:(读文)“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从这句话我体会到阮恒犹犹豫豫的。
师:说得很对,但读得并不犹豫。(再读)
师:这句中哪个词让你心里为之一颤?
生:颤抖。
师:你能模仿一下阮恒当时的动作、表情吗?
生:(表演)我感觉到阮恒害怕得不得了。
师:他在怕什么?
生:他以为献血了就要死去。
生:他以为要把他全身的血全抽出来给小姑娘。
师:把你全身的血抽光,你害怕吗?
生:害怕。
(生读文)
师:“颤抖”要真的有点颤抖,(读文)“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学生各读,效果并不好)
生:我觉得这句写出了阮恒不害怕,如果他真的害怕,就不会把手又举起来了。
师:是啊,阮恒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
孤儿院里沉默着,大家在想:__________
如果我是阮恒,我举起了颤抖的小手时心里想:__________          
我忽然想到__________又把手放下去
我又想起__________再一次举起了手
【通过这一组训练,学生深刻体会到阮恒此刻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最后下定决心举起手来,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用声调和语气表现出阮恒的矛盾心理,通过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此时,学生仿佛一个个小阮恒,我能从每个学生的声音了感觉到学生们被阮恒所感动了。】
师:别的地方还有这样的描写吗?12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生:“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出示句子
生:课文上说阮恒哭了,全身颤抖,这肯定是心里怕死,因为医生以为是他怕疼,他说不疼,那一定就是害怕了。他用手捂脸,不想让人知道他害怕,而不让他抽血,这样就不能救小姑娘了。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这个“突然”说明他一下子感到了害怕,他开始不哭不动,一定是不知道害怕,现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抖起来,害怕极了。
    ……
师:(指名读)他读时,大家注意课文用什么词语来描写他哭的。
指名把几个词写在黑板上。(啜泣、哭泣、抽泣)
【通过表演比较几个词语哭的程度,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阮恒当时的动作来体会伴随着三个词语的变化,阮恒心理的变化。当学生充分体会了阮恒的心理活动后,把这三个词提炼出来,深入比较,讨论是否可以调换位置,这样让学生明白了词语运用的精确性。】
师:抽血的时间越长,阮恒越觉得自己离死亡更近,他内心的痛苦和害怕,也在不断加剧,他那么痛苦、悲伤,甚至都有些绝望,但想到小姑娘,他又坚强地、坚决地、努力地克服害怕,这是一份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情感啊!
师范读。
【我的情绪迅速感染了学生,我明显感觉,课堂氛围更加凝重。在对三个词语反复地比较理解后,学生图文对照入情入境地读,师生配乐朗读、齐读,情感的积蓄在一点点地增加、升华、高涨。一个纯洁、无私、对朋友有着真挚情谊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学生在抓关键词句朗读中感悟了语言文字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色彩,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水到渠成。在此过程中,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层层递进地加强情感的培养,体会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是啊,我们不为学生营造出情感体验的氛围,不在对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中积蓄足够的情感体验,他怎么能有足以支撑住朗读的激qing呢?情感不是一下能达到高潮的,是一点点积蓄起来的。教者要善于诱发学生去自主把握这些情感因素,开发情感的源流,蓄积情感的“储备量”。教给学生体情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好地表达情意酝酿情势。】
环节三:读写结合,移情升华
师:小姑娘得救了,她醒了以后,会对阮恒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像,设计一段阮恒与小姑娘间的对话。
(学生在设计对话中表达了自己对阮恒待认真诚,无私助人品格的敬佩,对朋友间真挚的友谊的向往。)
课上到最后,我让学生也来写写自己得到朋友帮助的事情,注意写清当时的心理活动,为学生寻找到一个情感喧泻的出口。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6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