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可贵的沉默》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想:
《可贵的沉默》一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默读,感悟课文,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生活。同时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紧抓重点词句,逐层深入进行感知与理解,重点突出,既符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3、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关爱别人。
教学难点:领悟沉默的可贵。
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想邀请你们一块看一段!认真看,仔细听!
(放音乐)
2、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啊!(《生日快乐歌》)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鼓动学生畅所欲言)
3、总结:关于过生日这个话题,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话要说。不要着急,这节课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与生日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吗?你怎么预习的呀?
教师鼓励学生:你们真会学习!三年级开始就要慢慢地养成的预习的好习惯。
2、检查生字词朗读情况
强调字音:霎时  蕴藏  稚拙  赦免
3、再读全文,用心去读,细细地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导细读,深入理解
(一)理解(1--9)
1、 情境再现:
师:一到过生日,同学们都这么感兴趣!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生:知道
师:哦,都知道!不同的小嘴里同时发出了同样的声音,说出了同样的答案,这就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课件出示:异口同声)
师:那么,爸爸妈妈都向你们祝贺生日吗?   123
生:祝贺!
师: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生:举手示意
师:举高一点!再高一点!老师看看,有多少个小朋友?(老师期盼的目光,希望学生举手示意)这么多啊,一提到爸爸妈妈为我们庆贺生日,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从你们的目光和表情上,足以看出,你们各个神气十足!无比骄傲!(课件出示:神气十足)
2、小组交流:
平日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祝贺生日的吧!
你们从爸爸妈妈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爱  )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二)理解“为什么沉默”
1、你们谁又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谁又向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呢?当老师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文中的小朋友又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投影出示句子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3、理解:怎样才是沉默呢?用你的行动告诉大家。(学生做动作)
4、展开想象:沉默的孩子们在想,他们在想什么呢?
5、指导感情朗读
(三)理解13自然段
1、教师过渡: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下面请同学们体会着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出示投影)边读边想:你从这段的哪一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2、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3、指名回答,重点理解:
“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1)这群可爱的孩子神色怎样呢?
(2)一个个孩子好象都觉得自己犯了错误似的。那他们真的犯了错误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交流:你还从哪里读懂了什么?
5、总结:通过交流,老师也寻找到了蕴藏在这些孩子们内心深处极其珍贵的东西了!那你们知道是什么啊?
(板书:回报爱)
6、指导朗读:沉默让孩子们意识到了爱不仅要感受,还要懂得回报。你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哪个可爱的孩子,愿意完整地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四)回报爱
1、孩子们意识到了,又是怎样回报父母爱的呢?让我们一起从最后三个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的做法.
3、想象:孩子们还会怎样做呢? 4、总结:你们真的懂事了,会体贴人了!已经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了。
板书:回报爱
5、教师总结: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分钟的沉默,让每个孩子懂得了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祝福,一个甜甜的笑脸,一杯热茶,一双拖鞋、一张卡片……带给父母的,都是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无论你们的礼物有多么幼稚笨拙,多么微不足道,但在父母眼里,那永远是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礼物!所以说这一分钟的沉默是可贵的,你明白了吗?
四、拓展想象
1、让我们记住这一分钟,记住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沉默!现在 ,让我们不再沉默,把我们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说出来吧!
2、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3、总结:爱是无言的字、动听的歌。我们要心存感激,用爱回报每个爱我的人,用情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让我们一起祝愿:天下父母幸福平安!

教学反思
1、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追求,注重扎实地组织语言学习。123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需要同时关注文本的人文情感价值与工具理性价值。这篇课文可以说是“爱的教育”,但是,如果仅仅是去探讨其教育意义,就会陷入说教、灌输的泥潭,而不能让这种内涵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我采用了“加强工具性,促成人文性”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扎实地开展好字、词、整体感知等基础性环节之后,再通过朗读、品悟,去挖掘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人文关怀。这样,紧扣文章特点,学习字词,理解叙事性文章的脉络特点,感悟语言的意蕴、意象,敏锐学生对文字符号的形象感知能力,努力体现语文有别于思品、科学、常识等科目的本体功能,也可以说是语文味吧。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感情朗读,这是对本篇情感味较浓课文增进体验的合理途径。所以,执教的过程中,在初读课文时,我也尽量放手让孩子自主感知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整体感知意识。在研读中,也采用了自主朗读,自我发现的方法,去让学生探究文中的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在交流的进程中相机诱导,组织多形式的朗读、表演读,营造课堂学习的趣味场,由学习形式上的创新来消弭师生互动的隔阂,增强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再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解决本课时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会沉默。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地获取课堂生成的信息,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激励评价、适时引导,合理取舍,从而构筑起活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
在教学中,尽管自己也在不断努力,但限于经验、学识,一定还有许多不足。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5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