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11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内心等现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再过几天春节又到了。回忆一下,往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是啊,大家高兴极了。外国的圣诞节也像我们的春节一样隆重、热闹。
看,圣诞节前夕,他们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购物、采花,装扮成圣诞老人坐马车、逛街、互赠礼物,围着圣诞树唱啊,跳啊,开心极了。可这只是有钱人过的圣诞节。那没钱人怎么办呢?当地政府的援助中心就把这些穷人的孩子组织起来,让他们把自己的小小心愿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挂在一棵特制的圣诞树上(在“树”上粘贴“树叶”)。,然后把这棵圣诞树放在商场里。那些有爱心、有能力的人看到了,就会帮助他们完成心愿。他们把这棵特制的圣诞树就叫作给予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揭题读题,检查预习
1、齐读(关注多音字和生字)课题:给予,并注音:jǐ yǔ,“给予”是什么意思?课文说谁给予谁什么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2、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宋老师就检查检查。第一关,看词语会读了没有。
课件出示一些词:
3、自由读,读不准的问问同桌。
4、教师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5、第二关:课件出示思考题: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书:
金吉娅 6、第三关:她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看来这一关有部分同学暂时闯不过去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用上“20美元”、“50美分””洋娃娃””棒棒糖”这几个词向同桌说一说她所做的事。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回答第三关)
2、对于金吉娅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精读品赏,解疑悟情
1、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⑵ 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语吗?自己表演表演。那我明白了,文中的金吉娅沉默不语,就是低着头不说话,很不高兴地在……?
那金吉娅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并想一想。
师: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
⑶ 交流:
预设:
生:大家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可我只买一些了棒棒糖,他们会不会骂我呀!
师:心里想着家人,担心着家人的感受。还会想什么?
生:妈妈会怎么说我呀?
师:想着妈妈,担心妈妈生气。多体贴的孩子呀。
生:没有买到象样的礼物,很难过,给家人的是普通的糖,而给陌生的女孩是一份好礼物。
师:很会读书,能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想象金吉娅的难过心情。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1234
⑷ 透过“沉默不语”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你们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相应句子)。
师:是啊,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心事重重,还有谁想读读这句话?
生:(读相应句子)。
师: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谁愿意读?自己先来试试吧。可以加上动作表情。
生:(练读)
师:谁愿意读?
生:(读相应句子。)
师:谁再来试试。
生:表演读。
师:同桌一边想象一边读,哪两位再来试试?
生:(生读相应句子)。
师: 全班同学起立读
生:(读相应句子)。
2、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境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的语言,加深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预设:
师:这样体贴自己家人,为什么只给他们买了那么便宜的棒棒糖,却花大部分钱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呢?看,你们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多值得思考、多有价值呀。我发现有些同学跃跃欲试了。这样吧,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默读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可以划出相关的句子。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默读时要动脑思考,不要出声。
生:(默读。)
师: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你们划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相应句子。)
句1:看到了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
师:哦,她被一张卡片所吸引了。她看到了一个心愿,一个她可以帮助实现的心愿。于是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就动用了这20美元。
可是这20美元是要给家里人买礼物的呀?
句2:没能给我们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金吉娅是很体贴家人,是想给予家人更多更好的礼物,给予他们快乐的。
句3:我的钱就够……
师:哦,是钱不够了,实在出于无奈。
句4:可是妈妈……
师: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如今吉娅所说的一起读:
课件出示: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对着大屏幕再来读。
生:读屏幕上的语句。
生:打错了,漏字了。
(补充出示“什么都”。)
师:老师觉得不加这三个字也挺通顺,挺好的呀,不加,行吗?
生:不行,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
师:加上这三个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
……
师:上课前,我们都说了,最想过圣诞节的就是孩子们了。因为那一刻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你想,她没有什么?
预设:
生:没有人关心她。
生:没有人爱。
生:没有礼物。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金吉娅的眼里,她什么都没有。谁再来读读这段话。1234
生:读“可是……没有。”
师:是啊,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谁还想来读?
生:读“可是……没有。”
师:是啊,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在圣诞节的前夕,她一无所有。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商场,走到了这棵挂满着心愿卡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着你。你也会怎么样?
(指名上台摘下卡片。)
师:来,打开它。小女孩写什么了?
生:读卡片上金吉娅的心愿。
师:哦,小女孩一直在盼望着一个洋娃娃呀。引说:一直盼望就是—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
生:一直盼望着洋娃娃来和玩她;晚上,面对着黑漆漆的屋子,她一直盼望着洋娃娃来陪她;甚至连做梦呀,小女孩都在想着洋娃娃。
师:“金吉娅”,看了小女孩的这个心愿,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师:多有同情心的孩子呀。
(走到同学中间。)
师:那你呢?“金吉娅”
生:我要帮助她。
……
师: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呀,它是需要你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分享圣诞的快乐,你确定要帮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女孩吗?
生:确定。
师:你可要想清楚。
生:想清楚了。
师:你呢?想清楚了吗?
生:想清楚了。一定要帮她买到梦寐以求的洋娃娃。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老师听出了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和要帮助她的决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对小女孩的同情。还有谁来读?
生:(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想要帮助这个小女孩的决心。
全班一起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你们那颗善良的透亮的金子一般的心。
此时,她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明白了吗?孩子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还送给她什么?
生: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生:关爱。
生:关怀、温暖。
生:一颗真诚的心。
师:说的多好啊!送给了她一颗真诚的心,送给了她希望,那是生活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仁爱,感受到了她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
板书: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出示课件。)
师:听,圣诞的乐章敲响了,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只有八岁的叫作金吉娅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我就是金吉娅的妈妈,妈妈我曾经伤心过,曾经生气过。可此时此刻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你们想此时的妈妈会对她怎么说……
生:金吉娅,你很了不起!
师重复学生话语。
师:那你们这些哥哥姐姐又会说些什么呢?
师:此时此刻我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激动,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呢?谁来说说这个句子?
出示:
生: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1234
生:我激动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我自豪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我兴奋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师:作为妈妈的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出示课文:
师:作为哥哥的你会──
生:(读语句。)所有的哥哥来男同学起立读。
师:作为姐姐的你也会──
生:(读语句。)所有的姐姐一起读。
师:还有我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被感动的人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
师生齐读。
师:有些同学都能背下这段话了。让我们记住这段话,好吗?没记住的可以看着大屏幕读。
生:(读、背这段话)
师: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可以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的幸福笑脸。那她又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的洋娃娃。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送给我的爱。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帮我完成了我心中的梦想。
……
师总结:金吉娅,谢谢你,谢谢你的爱,谢谢你的给予,你不仅给予了小女孩同情、希望、快乐、幸福,还给予了我们善良、仁爱、体贴和榜样。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拥有一颗博爱的心!
师:课后请同学们替小女孩写几句话,写在语文课堂作业本上。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661.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