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_《陶罐和铁罐》说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一、说教材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头饰,多媒体设备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 “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四、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语。理解文章的基本有效途径就是读通课文,而读通课文的前提就是扫除字词障碍,词语的出现,不但勾起同学们对课文的回忆,而且为同学们的朗读理解奠定基础。
2、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在听完老师范读课文后,添画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因为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学生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陶罐说话时心情很平静,态度很谦虚,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3、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又让学生画出铁罐和陶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铁罐“傲慢”、“轻蔑”、“恼怒”这些神态,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做做这些表情,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去读句子,同学们就会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12
4、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积累好词佳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确定的教研专题就是“注重词句积累,强化个性阅读”。所以,在课堂中,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同学们把画出 的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好词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5、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和语言,这样就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戏,成了他们的舞台。
6、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寓意,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7、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想对这课中人物想说的话,进行有益的拓展,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说话中学生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4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