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假期里,董老师非常有幸到杭州的西湖游览了一番,西湖的美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出示照片),这就是老师在西湖的照片,我身后的这座塔就是西湖十大美景之一的雷锋塔。今天,老师也想带大家去西湖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师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喜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
2、是啊,西湖的美景不仅让我们陶醉,也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他们挥毫泼墨,写下了无数赞美西湖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明确背景
1、能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吗?(交流苏轼的资料)看来同学们对西湖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2、理解题目:话说有一天,苏轼和朋友一边在西湖上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美景。开始天气还很晴朗,不一会竟阴了天,下起雨来。于是,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诗人酒兴未尽,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名解题。)
3、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调整词序:“雨后初晴湖上饮”,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这就是古人常用的倒装句。
    4.过渡:近千年来,这首诗无论老幼皆能背诵,成为咏诵西湖诗中的名篇。你想不想也来读读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想!)
    三、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那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书翻到 85 页,自由轻声的读读这首诗吧。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
2、这里有这样几个字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出示课件)你能读准它们吗?谁想来?其他同学跟着读一遍。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好吗?好,现在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首诗了。(指名读。齐读。)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说诗人看到了初晴后雨的景象,那么,诗中哪句诗是描写晴天西湖的景色,哪句又是描写雨天西湖的呢?请你再读读这首诗,把你找到的画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愿意来说说哪句诗是描写晴天西湖的景色,哪句又是描写雨天西湖的?(指名说。随即板书: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在这两句诗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的字词?(生自由说)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这个词的意思的?(肯定学习方法)好,我们弄懂了字词的意思,那么你能不能把这些词意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好,请你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吧。(生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哪个小组能派个代表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两名说)刚才我们在学前两句诗时抓住了重点字词来理解整句诗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弄懂后两句诗的意思吗?欲是想要的意思,相宜是合适,谁能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指两名说。)说得不错,现在你能不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出来?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
四、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想象画面,感悟诗意
苏轼曾评价唐代王维说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这句话也同样是他自己的诗作的写照。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诗,一边想象画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睁开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生自由回答)12
2、出示课件,深入感悟
是啊,请看,(出示课件)这就是--引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这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是啊,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怎能不让人心动?可是转眼就又阴了天,下起雨来。在雨幕的笼罩下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出示课件)这就是:(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还是—(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样的景色又怎能不让人觉得十分奇妙呢,难怪诗人会由衷的感叹——(板贴前两句诗,引读)
3、入情入境,品读吟诵
此时的你,就是泛舟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美景的大诗人苏轼,你的心情怎样?(开心,高兴,觉得很美)这位诗人,你来吟诵一下。听我苏轼来吟诵一下。好,在场的诗人们,伴着美酒,看着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讲述故事,深入领悟
西湖的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让人惊叹,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贴出古诗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引读。说到春秋越国的美女西施,人们常用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来形容。有同学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传说西施天生丽质,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有一天她去花园赏花,花见了她都害羞得合拢了花瓣;天上的月亮见了她,忙躲到云彩后面;湖里的小鱼看见她都沉到水底,都觉得自己不如她美;就连天上飞的大雁看见她,竟然忘记了煽动翅膀,从天上掉了下来。这就是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的故事。你们说西施美不美?
说到这,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西湖是位于杭州的一处景致,而西施却是越国的美女,为什么作者要拿西施来比西湖呢?(1两者都有个“西”字,2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3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你觉得这个比喻用得怎么样?(好,妙)简直是妙不可言!就是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就是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5、小结:寥寥的28个字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新鲜而又贴切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西湖的美丽娇艳,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吧。(配乐朗诵古诗,并配画面。)
五、课外拓展,延伸深化
品尝了如此美景佳句,想不想再去欣赏一下苏轼的其他诗句?(想)出示课件(饮湖上初晴后雨外一首),喜欢古诗的同学可以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
板书:             
  晴:水——潋滟
西湖                   比西子(美丽,娇艳)
雨:山——空蒙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2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