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案_夜书所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介绍作者
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们曾认识过许多著名的诗人,你知道那些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南宋诗人,他叫叶绍翁。
二、示题释题:
要真正认识一位诗人,我们最好从他的诗来入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题目叫——
生齐:夜书所见。
题目只有短短四个字,题中告诉我们些什么?
夜——晚上
书——写
(师:这样的诗题还有很多,比如望湖楼醉书、书湖阴先生壁等)
所见——诗人看见的景物。
三、初读古诗。
1、诗人看见了些什么景物呢?我们先来听一位老师来读这首诗吧。
听读古诗。
他读得好吗?谁也想这样来读读诗?指名一两位学生来读诗。
2、学词。
读以下词
萧萧     梧叶    寒声    促织     篱落
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
促织——看图片,介绍过去捉蛐蛐斗蛐蛐是农家孩子常常玩的游戏。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四、细读古诗
1、读第一大句,既然作者写所见,在这句里,作者见到了些什么?(板书见)
梧叶,说说这时候梧叶应该什么样子?(黄了,落下来了等等)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秋天到了。
你从哪里看出来是秋天?
生l:因为有秋风。
这句诗中还有哪些词写到秋风?
萧萧。
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只要是风声就可以用萧萧吗?
秋天的夹杂着落叶之声的风声,古人才用萧萧两字来形容它的声音。
寒声:这也是秋风的声音。风声就说风声吧,为什么他用一个寒字?这说明什么?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师点课件后以下三个字变红:萧萧  秋风  寒声。
请你读读这几个词。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再读这句诗(指导朗读)
2、在这寒冷的秋夜里,作者独自漫步在异乡的小路上,他究竟是看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景物,使他忍不住铺开纸,提起笔,写下这首夜书所见,传诵了这么许多年的呢?
出示第二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在捉蛐蛐,还看见一篱笆边一盏灯亮着。照着孩子在捉蛐蛐。
释:挑  (意思,再次强调读音)
我们知道,诗人写诗字字不差,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觉得诗人有一个字用错了。
我觉得他的“知有”一词用错了,应该用“见有”才对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回过头来看,作者到底看到的是什么(灯和篱笆)。
而儿童挑促织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板书想)
作者为什么不想别的,光想到孩子们挑促织的情景呢,这明明不过是古时农家孩子常见的游戏呀?生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
五、体悟诗情。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啊,所写的,千写万写都逃不过一个字——“情”。(板书情)
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找找看,哪里在写诗人的情了。
读诗。找情
学生找到“客情”
这里的客是谁?叶绍翁自己
为什么称为“客”情?
客居他乡的心情。
同学们喜欢作客吗?作客久了你会怎么样?
同学们,叶绍翁此时此刻,并不是像你们过年一样在亲人家里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作客,他是一个人在没有人认识的异乡客居。
凉凉的秋天已经来了,若在家乡,定有亲人为她披上暖和的衣服,为他沏一杯热茶,或者围坐在灯下,与他谈天说地,父母,妻子、儿女,家乡是多么温暖啊,而此时此刻,
听着萧萧的秋风,诗人不禁想到:…………12
看着篱笆边那温暖的灯光,诗人不禁想到:…………
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作者想到了什么.生写好后交流
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话,想想为什么诗人会想到孩子们捉蟋蟀的情景呢?师要作适当引导(那是一种常见的游戏,作者可能是想到了他家乡的儿女,由儿女又想到了家乡的亲人,或者,作者还可能是想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
是啊,这江上秋风萧萧,诗人不禁感觉到_(读诗)
看着那一盏温暖灯火,作者不禁感叹_(读诗)
板书
见——想——情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6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