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总结|《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 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 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 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 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 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 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123

     ⅰ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 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 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 读一读。

   ⑵ 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
             扎
             编
             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
             塑
             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123

   ⑴ 学生说一说。

   ⑵ 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 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 确定活动目标。

   ⑶ 拟定活动计划:

    ① 确定内容。

    ② 确定活动方式。

    ③ 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 设计出活动计划。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42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