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蛰了怎么处理好得快?|蜜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1234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见教参116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
    (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板书设计
             26、蜜蜂
           验证内容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  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一、教材简说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1234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证”是后鼻音。在写字指导方面,“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4.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试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作者科学的作风。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可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对试验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可能会发问: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记忆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认方向的一个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5.课后编排了资料袋,其中介绍了蜜蜂有趣的知识,(跳圆舞,摆尾舞),学生可以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也许还有新的发现。有条件的同学,学完课文后,可以再观察观察蜜蜂,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参考资料
  1.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峰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1234
  2.探测高手:美国军方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两项研究,由美国蒙大拿大学的昆虫学家主持。一项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测地雷并定位,另一项是利用蜜蜂探测生物武器。因为蜜蜂完全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探测高手。首先蜜蜂有异常灵敏的嗅觉i 比狗鼻子还强许多。其次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大量不同的气味。人们很容易训练蜜蜂飞向一种散发气味的物质,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不仅能够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还能把这种认识传给自己的同类。换句话说,只要训练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触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样“训练有素”。最后,蜜蜂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基本上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
  3.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峰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42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