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捉迷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7-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 认识事情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句序;
2. 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3. 初步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教学过程 :
1. 复习检查:
① 直接出示课题,读题。
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李四光 研究石头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追问:从“看看”石头的颜色、“掂掂”石头的重量就知道石头的下面有没有矿藏,这说明了什么?
他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课文里是忘了什么?(李四光忘记了和女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轻声读课文地二自然段,读后标一标,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 指名按句读(提示: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
③ 把下列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出示课件)
(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出来去找爸爸。
(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很高兴。

④ 反馈,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⑤ 小结:事情开始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叫“事情发展”;(板书:事情发展)而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顺序”,如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顺序)(注:以上板书也可以在④反馈中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概括)
⑥ 学习这样的段落是有方法的,请学生读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提示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怎样的。(理清方法:先……再……最后)
⑦ 能用“先……再……最后”对上面的三句话说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生自练。
⑧ 指名反馈,学生评价。
⑨ 同桌互说。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过渡:看样子你们对按事情发展顺序方法已经掌握了。
②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是不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有什么根据?
③ 反馈
④ 再读读这段,想想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⑤ 反馈(有些难度,教师要适当点拨,并指出要简单概括)
⑥ 是啊!可玲玲为什么不生气了呢?(因为她看到爸爸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
⑦ 请同学们再仔仔细细地读度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四光研究石头很“专心致志”,请用“∽∽∽”划下来。
⑧ 反馈:只见他拿着放大镜,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石头呢!溪水溅湿了裤脚,他也没有发觉。
⑨ 请学生大声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⑩ 反馈:全神贯注的意思理解(联系上下文法;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法:聚精会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看图联想法)
指导朗读,读出“全神贯注”的语气来。
4. 质疑课堂巩固练习:
①“藏啊,躲啊,躲啊,藏啊”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李四光和他女儿玩捉迷藏玩了了很多次,即“兴高采烈”,也说明他们玩得很高兴。与后文李四光的忘神形成对比,突出了李四光对石头的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指导朗读)
②教师指着板书进行小结。
③用敬佩的语气好好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④完成一分册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

板书设计 :
捉迷藏
李四光─→研究石头─→专心致志─→著名的地质学家
全神贯注
按事情发展顺序
先……再……最后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656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