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分别安排在“什么是周长”“游园”“花边有多长”“地砖的周长”4个情境活动之中。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材先结合“什么是周长”这一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与操作(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最后安排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题 目
五、周长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重 难 点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 学准 备树叶、皮尺、
课 时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一、描一描,说一说。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季。师:秋天进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树叶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多媒体出示)这些要树叶漂亮吗?想不想描下它的形状来?请你印有树叶的纸,从里面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缘一笔描出它的外形来。(生动手描树叶)师: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自己是怎么描的?(师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并说说从哪里开始描,到哪里结束)
师:其他同学能说说你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的吗?师:看来,一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缘描了一周。请看:(课件演示动态演示沿树叶边缘描一周的过程)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师范:再来看,(课件出示)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缘吗?请你拿出这张纸,从里面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描完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描的。(生活动)师: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缘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所描图形的周长。一、 找一找,摸一摸。师: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边缘。(生自由活动。)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可以边说边指。生:我们找到了课本封面的周长。生:我们找到了课桌面的周长。生:我们找到了直尺的周长。……二、 估一估,量一量。师:大家非常产于观察。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张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能指一指你的腰围吗?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生估计。师: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合作量一量。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告诉大家测量的结果?生说。师:看来大家的腰围在60厘米左右。根据这个结果,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1234生说。谁来帮老师来量一量?四.闯关练习。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新天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修改及补充内容修改及补充内容修改师: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的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有几个图形,请你选择一个图形来做。学生独立测量并计算,然后汇报做法。师:谁选择了长方形?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生汇报。闯第二关!请看(课件出示下图):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师:继续看,(课件演示)把第二个正方形沿虚线剪掉一块。它的周长是哪的一部分呢?(指名说说)这一关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请小组合作,利用1号袋里的学具讨论讨论。师: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哪组来说明理由?师:你们组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方法(课件演示移动的方法)。大家发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怎样?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用这些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师:请看(课件出示下图)第三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请你们小组想办法比较,可以利用2号袋里的学具讨论:师:找到答案了吗?师:真可惜,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课下继续探讨,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板 书 设 计
什么是周长
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游园备课人
教 学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教 学重 难 点初步探索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 学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理解周长。笑笑与淘气的对话。笑笑:“星星公园最近又新建了一些景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淘气:“好呀,我很久都没去公园了。”机灵狗:“我也要去!”笑笑:“没问题,但你要好好动脑想一些数学问题呵。”周围的一些同学:“呵呵!”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同学们说说笑笑地在公园走动。笑笑用手一指前面:“看,新景点在那。”画面呈现一个漂亮的小公园(p46图)。机灵狗:“哇,好漂亮,我们围着小池塘走一圈吧。”笑笑:“你知道小池塘的一圈是小池塘什么吗?”课件随即将小池塘的周长闪动三次。机灵狗摸着脑袋:“那是池塘的周长。”淘气:“看,池塘的每条边都标上了长度耶。”课件将池塘的每边长度慢慢呈现出来。笑笑:“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池塘的周长吧。”全体同学:“好哇!”二、探究计算方法。在主题图的右方出现两个按纽,每按一个,主题就缩小往画面的上方移动,下面空出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的地方。课件同样设置小男孩说到哪条边长时,那条边长就闪动一次。三、算一算。笑笑:“那边还建了几块新草坪,我们去看看吧。”同学们又走到一个新的景点,景点是由下面图形(附后)组成的,图形之间可以用一些小树点缀,但每个图形均要十分清晰。课件设置:每个图形就是一个热点按纽,点击时,此图形就会放大,并出示各边长的具体数据,同时图下边有可以让学生练习的对话框。板 书 设 计
游园
一条小路环绕着一个公园,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1234
也可以这样算:
190+410=600(米)
560+240=800(米)
200+200=400(米)
600+800+400=1800(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花边有多长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新课标第一网
3、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重 难 点认识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特点,学会测量。
教 学
准 备长方形、尺子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女生:“新年快到了,我们来布置一下新年联欢会的会场吧。”画面出现同学们在布置“迎新年联欢会”的场景,这时画面出现一小女孩在为教室的黑板围花边的动画。出现小女孩在边围边思考的样子“花边要多长呢?”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小男孩:“黑板的长是34分米,宽12分米,算一算黑板的周长就知道要多长的花边了。”画面同时呈现出小女孩、小男孩的对话内容。这时旁边跳出一只小灰兔:“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二、探究计算方法。 界面呈现三个按纽,可以点击进入,同时在描述计算方法时,主题图往上移,留出可以让学生表述的空间。方法一:小男孩:“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12+34+12=92(分米)”方法二:小女孩甲:“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2+12×2=92(分米)”方法三:小女孩乙:“我发现一种方法,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12)×2=92(分米)一、小结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小灰兔:“同学们真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花边的长度,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更简便呢?”小男孩:“我的方法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小女孩甲:“我的方法是: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小女孩乙:“我的方法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小灰兔:“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三、运用。小灰兔:“同学们,这里有两道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44m出示p47做一做27cm
22m15cm
板书设计
花边有多长
(3)(34+12)×2=92(分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地砖的周长
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重 难 点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 学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淘气、笑笑、机灵狗三人一起在街上走,旁边出现了许多小商店,有卖衣服、卖鞋、卖玩具等,这时出现了一家地砖商店,商店里摆放的都是一些正方形的地砖,他们三人走了过去。机灵狗:“嘻嘻,这些地砖都是正方形的。”淘气:“哦,真是也。”销货员叔叔:“小朋友,你能算出这块地砖的周长吗?”笑笑:“我先来量一量,这块地砖每边的长是多少?”动画出现笑笑量地砖的样子,然后听她说:“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机灵狗用脚在地上敲着一边想:“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二、探究计算方法。主画面出现两个按纽。方法一: 笑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60+60+60+60=240(厘米)”1234方法二: 淘气:“用边长乘4, 60×4=240(厘米) 三、拓展练习。1、练一练第1题。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课件呈现p48球场图,图下面设置可供学生作答的对话框。 2、练一练第2题。长岭小学有一块正方形实验园地,边长是32米,四周要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板 书 设 计
地砖的周长
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
60+60+60+60=240(厘米)
60×4=240(厘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交通与数学备课人
教 学目 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 学重 难 点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与交通有关的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上午7:10,小东从家里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这时画面出示了提示文字:“每分走65米。”一会儿,小东走到了学校。画面上出现了另一个钟面7:20。1、这时画面上方出现一个男孩头部,同时出现一个问题:“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课件设置可以进行列式计算的方式。2、画面出现一个小女孩的头像,“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课件同样设置可以列式计算的方式。3、画面出现小东放学回家,在家里吃饭的动画。机灵狗出现在一旁。机灵狗:“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要走多少米路?”用同样的方式呈现练习的区域。4、这时课件出现小东背着书包上楼的动画,同时呈现出下面一段文字。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二、火车票问题。一列火车开进了火车站,这时出现了火车站的售票口,许多叔叔阿姨正在排队购票,只见售票窗口醒目地有一块票价表 火车硬卧票价表 里程/千米671~700701~740861~9001551~1600票价/元1561631913101、这时在窗口一位叔叔出现了一个对话框。“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要多少元?”课件呈现出可以列式的对话框。2、窗口又来了一位买票的阿姨,手里拿着5张100元的纸币。 “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 课件同样呈现可以列式计算的对话框。3、现在出现在窗口的是一位老人,“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课件和前面一样,呈现对话框。4、在火车站广场,画面出现一位叔叔,手里拿了两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票,课件同时呈现出下面的文字:张叔叔预订了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三、小明家到学校。出现p53的主题图,小明正在家门口,准备到学校去。1、画外音:“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课件设置为鼠标点击哪条路线,小明就从哪条路线走的动画。一共是三条路线可走。2、画面跳出一只小恐龙:“最近的路大约有多少米?能与你的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吗?”课件呈现可以作答的对话区域。二、你知道吗。课件依次出现p53的交通标志,每点击一个均可看到对它的简单介绍。
板 书 设 计
交通与数学1、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2、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3、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要走多少米路?4、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
修改及补充内容
1234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486.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