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如梦令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谈话: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我们一起来背背古诗,老师说题,你们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这两首词都表达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但又有不同,读这两首诗,我们分别能读出哪一个字?(“喜”“悲”),一个字就概括了整首诗的情感,这就是“诗眼”。找诗眼,是阅读理解古诗词的一种方法。
    再背首词: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读出哪个字?“醉”——自己能找到,真好!真是“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能举一反三就是一种读书本领。一个“醉”字,写出饱经战乱的辛弃疾对安定恬静的和平生活的向往。
    【机动:当然,有时可能是一两个句子写出诗情,如:《观书有感》,背,“为有源头活水来”;
    换种形式,背背写梅花的诗或句:写梅花的,写荷花的,写春雨的……】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诗词创作的王国中,男诗人、词人尤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都蜚声诗坛词坛,而宋朝出了一位女词人,极为有名,极富才华,她就是南宋词人——李清照(出示图)。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李清照写的词,(出示整首词)。
根据你对词的了解,你觉得“如梦令”是?(词牌名),词可以配乐歌唱,词牌名决定了这首词的曲调;一般题目概括词的内容,这首词的题目?(没有题目),一般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来作为题目。这首词很短小,数数,整首词共——33个字,也没有上下阕之分,是一首小令。这首小令记述的是李清照少女时代一次郊游经历的经历。
二、初读,了解词意。
    1.诗词是要诵读的,(板书:读)请大家自由练习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指名读(相机正音:兴 藕 争,板书生字“藕”,适当指导字形,理解“藕花”即为“荷花”。)
    2.在读准确的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应有的停顿。(停顿,不仅好听,抑扬顿挫,而且给自己、给别人想象的空间)
    3.词读准确也读通顺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边读边想,读懂意思,请你再轻声读这首词,想想词的意思,看看能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有不清楚的地方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准备,教师巡视。请同学交流:谁来说说,你读懂的内容,一个词语、一句话或整首词都可以。
    相机帮助理解以下词语:
    常记:常常记得; 溪亭:小溪边的亭子。
    沉醉:陶醉美景;也可解作畅饮美酒而醉(师适时补充:古代文人爱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李清照虽是女子,却也有男儿的豪爽,爱喝酒。此刻与友人喝酒尽兴,有点醉意了)。
    兴尽:即尽兴,兴致得到满足,玩得很尽兴。
    不知归路:不晓得回家的路;也解作不愿踏上回家路。
    误:迷路。 藕花深处:荷花开得最茂盛密集的地方。123
    争渡:用力划船。 惊:惊动。
    (时常记得那一次在溪亭游玩,一直玩到傍晚,玩得很尽兴才划船回家。由于天色已晚(或许是酒喝多了),不知不觉竟迷路了,划到荷花深处,我们拼命划呀划呀,突然,河滩上一群群鸥鹭受到惊吓飞上天空。)
    4.(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凝练):这首词追忆的是她少年时代一次郊游的经历。刚才我们讲了这首词的意思,用了很长一段话,可是,作者却只用了——33个字,寥寥33个字,就将郊游的时间(日暮)、地点(溪亭)、事情的经过都写得清晰明了,这就是古诗词的一大魅力——语言凝练。
    我们一起读读整首词,感受宋词凝练的语言。
三、再读,想象画面。
    1.常言道,“诗中有画”,词也如此,词中也有画,更有优美的意境。有时,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就描绘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因此,学诗词,不仅要“读”,还要“想”,刚才我们通过想,知晓词意,我们还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词给读活了读美了。
    请同学轻声读这首词,边读边想,看看,读着这首词,你看到了几幅画面?能否用这首词中的某些词语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出三幅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2.想象体会三幅画面的美丽意境。
    (1)“溪亭日暮”图
    ①下面,咱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些美丽的画面。
    首先,咱们来欣赏“溪亭日暮”图。读着“溪亭日暮”这四个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说出景物,且能说美:黄昏时分,夕阳如喝醉酒一般红彤彤的,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天空,也给远山、亭子披上灿烂的霞光,小溪也被染红了,波光粼粼,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预设:如果学生说得不够美:你已经看到了这些景物,很好;如果再想象说得美一些,更好!引导:看远一点,天空、远山……如果学生说得很美,表扬其描绘得诗情画意。]
    ——黄昏时分的溪亭是辽远而绚丽的,让人忍不住叹一声“夕阳无限好”。
    ②那么,这幅夕照图中,仅仅只有这些景物吗?(或引导:我相信还有些同学一定看到了另一些画面中另一些景)(如学生已说到,则表扬其会想象,不仅看到物,还看到了人)
    (引导联系下句想想,让想象的翅膀飞得更远,能看到画面中的人——词人与她的朋友。)
    ③想想:她们在做什么?(以下几条看学情随机落实)
    (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在喝酒,喝得快醉了,非常快乐,天色都晚了,可还不想回家——李清照虽是女子,却也有男儿的豪爽,爱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深深沉醉于这酒兴中,乐而忘返)板书:乐而忘返
    (大家喝酒吟诗、说说笑笑,很谈得来,一直不想回家——友情浓似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词人沉醉于这份友情中,乐而忘返。)123
    (她久藏深闺,很少看到这样的自然美景,久久欣赏,啧啧赞叹景色美丽,即使天色晚,也不愿离开——无限风光在溪亭,词人深深陶醉于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乐而忘返
    师: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缤纷的画面中有了李清照和她朋友的身影,就更富有生机与情趣了。
    读读这两句,沉醉一下。
    [点评时关注学生对“溪亭日暮”(美丽画面);“常记”(时时怀念);“沉醉” “不知归路” (深深陶醉)等词语的理解与朗读]
    [关注朗读情况,引导入情境(不仅看到画面,还进入情境,这是阅读古诗词更高的境界)]
    (2)“藕花深处”图
    ①画面在延展,看着“藕花深处”,你仿佛又看到怎样的画面?
    先让学生说说,也可引导学生看文中插图来想象:荷花茂盛美丽,荷叶碧绿密集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想学过的诗与文:此时,想到哪些写荷花的诗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还记得《荷花》一文吗: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金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千姿百态,陶醉了!
    深深呼吸——闻到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师:藕花深处,少有人去,叶更密,花开无拘无束,一定更美,通过你们的想象,我们看到了静谧奇丽而清香流溢的藕花深处图。
    ②看到画中人:(如学生自己说到人,表扬“读书全在自用心”,你已经会学以致用,真聪明!没有说到人,师引导:画面中似乎也还缺点什么?)
    (还有人,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一路划船一路在欣赏这荷花。)
    你看到的李清照是什么神情?(惊讶)(惊喜)(欢呼)(欣喜若狂)
    情境:你为什么那么惊讶?“欢呼什么?”(没想到会有这么美丽的荷花)(很意外,喜出望外)
    ——误入藕花深处,是一次意外,一次美丽的意外,意外的美丽,怎能不欣喜?所以,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词人和朋友游兴再起,再次流连忘返。
我们再读读,到藕花深处醉一醉。
    ——[点评时关注“藕花深处”,点明:人在花中游,也在花中醉;又一次“沉醉不知归路”,乐而忘返。]
    [看到画面,进入情境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14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