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14、安塞腰鼓(第二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解读:
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隆隆的鼓声、有力的搏击来赞美黄土高原人豪放、开放的性格。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何让学生在多角度地鉴赏文本、拓展文本、批注文本、诵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量——理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设计理念:
1、变一味“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2、在阅读中进行语言鉴赏方法的点拨与实践。
3、充分展开师生对话,让对话的过程成为师生精神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课题:14 安塞腰鼓),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图片,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图片,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好一个安塞腰鼓!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请你来填一填,可以填词语,也可以填句子。(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可填: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读好这句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安塞腰鼓给你留下的感受,就是——美(板书)
腰鼓捶起来了,我们的心也受到感染,心也变得热烈!在著名作家刘成章的笔下,这安塞腰鼓,那就更富有震撼力了!因为,它是一曲(出示: “陕北人民生命活力的赞歌,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
二、欣赏腰鼓,朗读赏析
1、速读课文,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课文里出现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2、确实,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在修辞叫做反复。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四次,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去感受感受,在相应的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然后,用上“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或:你听):”的句式来说一说。
3、交流。
(一)第一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第六节:
1、你读出了什么?(安塞腰鼓鼓声的雄浑激越,豪放火烈……)
  (出示: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1234
(1)什么是发狠了?为什么要发狠了
  读,再读
  (2)为什么忘情了,没命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连命都不要了,这就是没命了
  忘情了?在击鼓时太投入了就是忘情了
  一齐读这句话。
  (3)看小伙子们敲起腰鼓来是怎么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你从哪儿体会到?
  百十个……石头
  乱石飞溅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世贸大厦爆炸
  海啸
  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
  骤雨一样……
2、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像诗一样,富有节奏)(出示: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
3、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出示:
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
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你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作者用恰当的比喻,对语言进行巧妙的安排,更突出了安塞腰鼓的雄浑,豪放,火烈)  齐读
这火烈狂野的舞蹈场面,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
这火烈狂野的舞蹈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我们也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课题上方板书“好一个”) (板书:火烈的舞蹈)
第七节:
1、引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        ,使恬静的阳光——         ,使困倦的世界——                。
2、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他们是什么关系?(反义词)
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      ,阳光是——     ,世界是——      ,腰鼓捶起来了 ,空气——     ,阳光——      ,世界——         。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过渡、归纳:
  1、是啊,“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除好在“舞蹈”的“火烈狂野”,还好在什么地方?
  2、交流、讨论(归纳整理、相机板书:响声后生舞姿)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1234
1、让我们跟着他一起齐读9、10两节。
2、谁来填一填: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        ,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        上,       蓦然变成          ,只听见      ,       ,        。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        ,碰撞在        上,       也蓦然变成          ,只听见      ,       ,        。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        ,碰撞在我们的心上,       也蓦然变成          ,只听见      ,       ,        。
3、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隆隆的鼓声)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2、13节: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黄土高坡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片贫瘠,一片荒凉,在这儿,种不出充满生机的庄稼,这是一片沉默的土地,是那样的沉重而缺乏活力。他们吃的,是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红豆角、老南瓜,这儿的人们,生活贫穷、落后,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可是,当我们看到了这安塞腰鼓,谁都会鲜明地感受到——            ,谁都会惊异于——       !因为这是——
(出示填空:一群         的后生。)
(1)理解“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叠词更富有韵味。指导朗读。
(2)理解“元气淋漓”: 你从哪些词句看出?(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重点讨论:“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与“力量,激情,气势”对应起来理解。
(3)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出示朗读)
读到这儿,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好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板书:搏击的后生)
3、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齐读13节)1234
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是啊,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搀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第15小节: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使每一个人都叹为观止!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再来欣赏。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板书:变幻的舞姿)
2、引读16节:看啊,安塞腰鼓愈捶愈烈了!——痛苦和……好一个安塞腰鼓!
(稍停顿一会儿)
三、感受最后一节。
(语速梢慢)鼓声戛然而止,世界一下变得出奇地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传来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是热情释放后的冷静。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
板书设计:
好一个
14  安塞腰鼓
                       火烈的舞蹈
隆隆的鼓声
                       搏击的后生          美
变幻的舞姿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12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