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学弈的解释】《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
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学奕》,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
3、围绕题目质疑
预设:(1)“奕”指什么?
(2)“学奕”是什么意思?
(3)谁学下棋?
(4)怎么学?
(5)学得结果怎样?
(6)《学奕》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停顿恰当。
(2)强调难读的语句。
如: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学生练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达到正确流畅。
3.明确自学任务: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4.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1)1号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2)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地方标出来。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学生根据小组学习成果,在班内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预设: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理解。
(2)“之”的多个意思。
2.学生自主解答第一环节提出的问题。
重点领悟“这个告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检查背诵情况,应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熟练背诵。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又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3、指名展示。
4、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反复朗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明白文章的道理。
板书设计:
学奕
一人为奕秋之为听(专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思援弓缴而射之(三心二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两小儿辩日》,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对,他是古时候一位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天,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孩子的一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被什么难题难住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2
重点理解“辩”字。
2、围绕课题质疑
预设:(1)他们为什么争辩?(2)各自的观点是什么?(3)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遍;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重点强调难读的句子;
4、学生练读。
5、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6、自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7、小组交流,共同理解课文。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学生在班内交流小组内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理解;(2)“孰为如多知乎”的理解。
2、学生解答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时补充材料: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3、教师点拨:学习了这个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无止境的道理)
4、熟读成诵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检测背诵
2、把课文编成故事讲下来
3、向学生推荐《郑人买履》《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等故事,进一步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大如车盖)日中时远(如盘孟)
一儿日初出(沧沧凉凉)日中时近(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如多知乎?

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艰涩难懂,理解难度大,读准确流畅也有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四环节”教学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合作,但在这一课的朗读过程中。我没有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文言文的断句,毕竟文言文如何准确,流畅的朗读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我采用教师范读、领读、齐读、指名读等方式达到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的目的。
对于课文的理解,因为下面有注释,我则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教师只在难理解处作适当点拨。我并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理解得十分精确。无论实词还是虚词,只要学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渗透,比如:多读、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等。
从“检测反馈,拓展运用”环节来看,学生对于课文主题,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方面都有所收获。我相信,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将积累下越来越多的经验。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12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