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安塞腰鼓》探究式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案例的主题与背景  

《安塞腰鼓》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再现了“安塞腰鼓”的激情和生命力,以诗一般优美而又富有节奏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在上《安塞腰鼓》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按以往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这篇课文。当我在班级巡视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怎么感觉这课好乱呀,有些看不懂。”于是我对她说:“你再仔细看看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反复出现的一样的句子之类,和你们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来细读一下课文。”过了一会,结束了自主学习,很多学生发现了这篇课文的特别之处:全文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我进而提问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轻松给课文分了段,梳理了课文脉络,不会再觉得这篇课文杂乱无章了。  

教学这篇文章,就是要通过文本的解读,领悟作者是借歌颂安塞腰鼓,讴歌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赞美奋斗不息的黄土高原人。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也出现了教师给答案的情况。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未能得到提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知识点,很少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安塞腰鼓》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这一方面的要求也就更加明显,为此,我将本课设计成一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课,以期能让沉闷的课堂成为快乐的学习园地。  

二、案例的设计  

     在教学时,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对安塞腰鼓的高度赞美和评价的语句,体会作者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讴歌与赞美之情。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思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同学们看了这幅图片,感觉到的是什么?  

生:黄土高原很荒凉。  

师:再来看看这个短片。(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  

师:看到听到这样的场面,大家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生:场面热烈,气势宏伟……  

师:再看看表演者的脸部表情是什么样子?  

生:面带微笑,幸福、快乐的样子。  

师:同学们,大家想想看,在这样一块荒凉的土地上,生活条件必定艰苦,然而黄土地上的老百姓有没有自卑,有没有唉声叹气?  

生:没有!  

师:对,没有,从他们表演的气势上我们感受到的是自信,是斗志,是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借助朗读,熟悉课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短片,那么作者在课文中用哪些语句来表现安塞腰鼓的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再朗读给同学们听!(学生讨论,自由朗读)  

生:我喜欢这些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读得真好!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这些都是描写安塞腰鼓一捶起来后的气势,那么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123

生:激动!热烈!……  

师:对,再来,读出这种感情。  

生:(齐读)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师:好!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敲打着鼓面,同样也敲击在你的心坎上,大家感受到的鼓声的力度,是一种情感的碰撞。强烈的鼓点感染者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也感染者我们每一位读者!朗读的时候,那种宏大的气势应该表现出来!  

生:(齐读)  

生:我很喜欢这句话:“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师:不错!读得很有感情!一连串短句的运用,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三)朗读讨论,研读文本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直接赞美。“好”表现的是不容束缚的力量,是朴实而强盛的生命,是一种美。那么它为何而美?请同学们还是小组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生:(讨论)  

生:“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个句子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生:“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作者运用排比和比喻,用美好想像来描绘鼓声。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把安塞腰鼓表演的场面写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再来朗读一下,感受这宏伟的气势,热烈的场面。  

生:(大声朗读)  

生:我补充:还有“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看来,大家的阅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短句,使文章的节奏感相当强烈,层次清晰,读起来铿锵有力,符合腰鼓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的结尾,感受一下这个特点。  

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写的也是相当精彩,正如文章所写: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三、案例教后反思  

这一教学案例的设计是我在研究有效教学课堂管理中的一次教学尝试:  

首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阅读,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情境。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教师精心有效的管理。因此教师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领下,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自己的教学优势和风格,对教学的总体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发展等进行设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紧扣我校的研究课题,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打开学生思维通道,拓展学生的问题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另外也及时抓住了教学的有利时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23

其次,案例中,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同时既扣住文本,尊重语文的特点,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抓住了文体特点,让学生充分地品味了本文的语言。“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这也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这一规律,让文学语言展现其无穷的魅力。本文的教学中,我主要是抓住了对描写安塞腰鼓的语言以及所蕴涵的感情进行了品味。并且把这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比如,对如何体现“激昂”的感情,我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相应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的指导,力求让学生品出本文诗化的语言特点。经过反复朗读,学生慢慢领会了蕴涵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  

此外,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出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和安塞腰鼓的视频,用动感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有了视频短片、图片创设的气氛,同学们的表达积极主动,思路清晰,效果良好。讨论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体现课改精神。读是与文本接触的开始,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在“借助朗读,熟悉课文”这一环节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听,让学生读,不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有所感悟,而且享受审美情趣,有了“说”的欲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朗读,这样处理,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更加有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地尝试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引导、对话、合作者。但可惜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这四者的地位还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当然作为一次尝试,本课的教学肯定还存在很多其它的不足。比如教学节奏的调控、板书的精心设计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103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