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花脸》】《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心理的方法。
2.继续训练传情达意地朗读。
3.感受作者崇尚英雄、渴慕成为一位英雄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突破口问题:每一段表现的“喜欢”有何不同?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已经各自查阅资料了。)什么是“花脸”?
明确: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净角,花脸是俗称。文中指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只是一个京剧角色,只是一个普通玩具,却让一个少年如痴如醉,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少年的花脸情结。
二、理清思路
这篇文章究竟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小节:爱花脸。第二小节:买花脸。第三小节:配花脸。其余:戴花脸。
有一个词贯穿于这些过程,在课文的第一段,也可以称得上是文章的眼睛。——“喜欢”。
三、研读课文
1.这是一张怎样的花脸?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概括一下这张花脸的特点。
色彩鲜艳;凛然不可侵犯。这样的一张花脸,男孩自然喜欢。(可出示彩图)
再读一读这段描写,读出喜欢之情。
找出写宝刀的语句,也带有喜爱的感情读一读。
2.文中有多处表达了作者对舅舅买给他的花脸的喜欢。请找出相关句子。(集中在3,5,7)
找出句子的同时读给大家听。
3.提出突破口问题
课文几乎每一段都表现了“喜欢”。每一段表现的“喜欢”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找出一些关键的句子
第一节:对一般花脸的喜欢。“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喜欢是因为可以炫耀抓住“俨然”一词)
第二节:对特别花脸的喜欢。“直缩脖子……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此时并不知花脸是关公的。)
(体会“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喜欢因为敬畏惧怕,也想要别人惧怕
第三节:对关公花脸的喜欢。与我一般大的男孩们投来艳羡的目光——快活之极(威风,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舅舅又告诉我关羽的英雄事迹,“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崇敬自豪,想成为关羽式的英雄。(此处可表演一下“自报家门”)
知之愈深,爱之愈深。
四、多元解读
课文除了传达给我们一个少年对英雄的热爱、可望成为英雄的情结之外,你们感觉还读出了些什么?
主题之外的个性化阅读,例如“童真童趣”“对过年的渴望”“传统民俗”等
(可出示冯骥才资料——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
本文作者借一个男孩的视角描写“花脸”,也是试图用文字保留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留恋。
作业:
1.学习本文对“花脸”和“青龙偃月刀”的描写,写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物品。(100-150字)
2.上网查询或采访长辈: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里,除文中出现的形式外,还有哪些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活动、事物等?(制作小报,配上插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8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