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将军和小姑娘_《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揣摩内心 领悟主旨
研读《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不难发现本文内容较浅显,但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理解时缺乏感性的认识,文本也在提醒我要关注文本内容以外的知识,我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聂荣臻和抗日战争的资料。其中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无疑是重中之重,如何通过引导使学生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呢?经过深思,拟定了如下教学方案。
揭示课题,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文本先说理再叙事的构思也符合先交流搜集的资料,再关注文本的情节。顺着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解读,更符合作者的构思。文本的语言朴实,内容真切感人,教学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让课堂氛围和学生情感也随情节起伏而起伏,使教学更为紧凑。
在实际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借助注释,挖掘“菩萨”一词的意蕴,让学生深入领悟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妙用。
交流辨析:
1、重在揣摩内心
引导学生圈画批注,聂将军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由此走进聂将军的内心世界。
2.重在领悟主旨
“聂将军的亲笔信,你读懂了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聂将军的良苦用心,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厚襟怀,体会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增设了“辩一辩聂将军的做法”环节,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更为辩证地结合与统一。问:当时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此举岂不是敌我不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
反思不足之处在于:
在“正义必胜”这一单元中,文本情节与单元主题紧扣,我在课上仅围绕本文的中心引领学生起个来回,将单一的课文呈现给学生,舍不得放开教材,最终只实现了“教教材”的目标,而非“教阅读”。过于单薄和局限,如果能够拓展一些同题材的文本,学生会在比较中领悟得更深。
我的课堂教学语言只停留在阐述和分析层次,以致学生无法完全领会“中日友谊使者”背后的情感与意蕴。
在人物刻画的分析上,沿袭了上一篇文章的品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教法,学生上完课,只初步了解了这种写法,无法从根本上内化为语文能力。
体会写作特点。如:文中是怎样简洁明白地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性质及特定的环境的等。

战争中的铁骨柔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后记
     本课是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事迹十分感人。教学时我紧扣: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句子,设问: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引导学生与前文聂将军对两个日本孤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信中“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联系起来阅读。学生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抓住了“虽然……但……一定要……决不能……”等词语通过反复诵读聂将军的话,从语意、语气、语感中领悟到聂将军的宽广胸襟。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抓住了聂将军音容举止的词语,如“先抱起……马上让……然后,又……”、“拉倒怀里……一口一口……喂……”等,勾勒出聂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画面,感悟到聂将军的慈善心肠。第五自然段是聂将军的亲笔信,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我八路军本着……必当……”学生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到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生存和人类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的决心。读了这些句子,学生就能概括出聂将军的菩萨心肠,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1234
    教学中,围绕着教学目标,我还对教材的背景资料进行了适度的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挖掘。在课的开始,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女孩的父母是被本国军队的炮火给炸死的,丧心病狂的日军不顾一切连日本侨民的房子都不放过。当读到“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时,我问:“此时,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们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在学生纷纷认为应杀死孤女时,我适当补充了日本人民也深受战争的创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资料。然后边读边体会聂将军的可贵品质。在课的结束前,我又介绍了40年后美穗子来到中国,在人民大会堂深情地叫聂将军“父亲”的资料,让人为之感动。后来,美穗子一直积极从事推动中日友谊的工作,聂将军“国际主义、至仁至义”的友谊种子40年后终于开出了中日两国人民有好的绚烂花朵。
      我想:教材篇幅有限,但是我们教师有责任去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对一些背景资料作适当的补充,只要教师心中有目标,一切的资源都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最大化。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备课感受
 刚刚纪念完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还没从对日本人咬牙切齿的痛恨中拔出来,就教学了课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甘心,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小学的教师,我们肩负的是祖国孩子的启蒙教育,我想说得很多,压抑心里好久,今天终于有勇气说出来。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十一册课文,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回日军驻地的经过。本课要求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浓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感悟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中日战争的材料,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好多的材料,我归纳了一下有:从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由中国最虔诚的学生一变而为最凶恶的敌人,连续不断地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与其他西方列强相比,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最大——企图吞并全中国;侵略手段最狠——日军在中国使用了连德意法西斯都没有使用的最残忍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祸害程度最深——仅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就伤亡3500万人,直接、间接财产损失合计6000亿美元。其中731部队穷凶极恶的非人道的行为,是全人类所不能容许的罪行,是违反国际法规则、践踏人道主义原则的倒行逆施行为。
  同学们还搜集到:中国人民是宽宏大度、厚道善良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军民没有虐待日军俘虏,而是让他们带上自己的行李返回日本;对于日本人遗弃的孤儿,中国人抱回家中把他们扶养成人;中国政府着眼中日友好,放弃了对日索赔要求。中国政府和人民真正做到了仁至义尽、以德报怨。
  对此,我们的学生对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残忍和中国的以德感人政策已经认识非常深刻,上课时,因课前搜集的材料充分,学生体悟到位,对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活菩萨”说得也头头是道,可就在这时,我的一个学生拍案而起:“老师,有些话,我不得不说。”看他的神情,我知道,我们想到一起了,我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孩子,不急,慢慢说。”他大声地说:“老师我想知道,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日本人是否看得见?”1234
  是啊,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日本人是否看得见?我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课后继续搜集资料,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后大家热情高涨,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我们再来看学生的资料,我归纳如下:
  多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对于侵略中国的战争一概抹煞,死不认帐,大作翻案文章,甚至把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美化为解放战争。日本的右翼分子和政府要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不断地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起劲地鼓吹中国威胁论,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甚至与xx势力关系暧昧。如此肆无忌惮地蔑视、伤害和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
  由此,孩子们提出了:假如有一天,战争真得来了,日本会有人说:中国人民是无辜的,我们要善待中国人民吗?
  孩子们堪至还搜集到了:
  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1995年访日时曾告诫日本人:“人不会轻易忘记过去的敌人”,希望日本政治家借战后五十年之机诚恳谢罪,但日本政治家置若罔闻,反诬德国人“没有骨气”。可见,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的错误立场和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小泉首相的确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战争的反省和对中国人民的歉意,但墨迹未干、言犹在耳却又接二连三地跑到供奉着侵华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去顶礼膜拜,怎么让中国人民相信其道歉的诚意呢?其实,中国人民恰恰是不拘泥于形式的,中国人并不要求日本人下跪,而更在意道歉和反省的实质。在这方面,德国已经为日本树立了榜样。同样是侵略者,同样是战败国,德国能够诚恳反省侵略罪行,日本也理应做到。如果没有道歉的诚意,没有反省的实质,即便把道歉挂在嘴边,鞠躬一千遍又有何益?
  我及时出示了,我在上课前在全校三至六年级做的一个调查:大部分的小学生坦言: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前些时候,孩子们成天迷恋的是带有色情的味道《蜡笔小新》。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7%的中国孩子觉得麦当劳是中国的品牌。于是,这就难怪,有中国的著名女演员会穿日本国旗,还有一个男演员会去参观靖国神社,而我们的孩子居然通过搜集知道了知道了一个叫王志的,这些带给孩子们的感受,不是一句震撼能代表的。而在我让孩子们搜集这些资料之前,孩子们就是这样盲目。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1234
  他们想用痛得记忆来说明什么?我们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在侵华战争中,国是敢灾难深重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牢记国耻,永远不忘。。。。。。。
  一位日本企业家曾说: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买我们的产品;首相就是天天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还是会买我们的产品!面对此言,我无语。
  是的,我们的教育是塑造学生的灵魂的,而民族精神是我们国家的灵魂,我们要像聂将军一样:要有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仅仅如此,我们要让孩子们时刻牢记:在当今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上,在超级大国大搞霸权主义的世界上,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是太强,而是太弱,我们的教育应大力提倡和加以培育。时代呼唤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未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学习先进而不妄自菲薄,做理性的、开放的、具有坚强民族精神的爱国者
  教学这样的课文我不甘心。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8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