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原文五年级】负荆请罪(小学语文五年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负荆请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第一次出现纯课本剧形式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本课内容非常好奇,刚进入十岁左右的孩子愿意模仿,接受能力也比较强,适宜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接受。
3.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历史小话剧。话剧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的表情、动作、语气及心理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这是一个两幕剧,第一幕写韩勃不满蔺相如再三避让廉将军的作法,蔺相如点明了不与廉将军计较的原因。第二幕写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背着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认错请罪。本单元教学主题“人间真情”,本文处在单元之首,意在通过我国典型的传统历史故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象蔺相如一样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宽容大量;象廉颇一样,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4.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以课后所列为主,尤其要注意课文中几个成语的意思。
2、了解本文的大体内容,并了解“负荆请罪”在当时的内涵和现阶段的意思。
3、了解话剧这种文学体裁的形式以及表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形象的方法调动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的认识。

2、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每一幕的具体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3、理请文章脉络,体会话剧独特的表现形式。

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知错就改的内涵和意义,并号召和激发学生用于自我检讨和敢于承认错误的良好品格。

5.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阅读剧本,能通过对剧本台词的阅读、品味,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和由来,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
6.教学课时

二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重点指导:读音——翘舌:赵、唇;前鼻音——廉、韩、唇;多音字——咽、背。字形——廉(13画)、庸(11画)、唇。

2.读通、读顺剧本,了解剧本内容。

3.精读年、探究第一幕,领会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

4.能分角色朗读这一幕人物对白。

教学重点、难点:字词学习、读通读顺剧本、精读探究第一幕内容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通过人物对话体会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和为贵、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及能分角色朗读第一幕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①本课成语累积(9个);②重点句子(用于比较、体会、朗读指导);③练习题;④“负荆请罪”动漫视频;⑤电子课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与一般课文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快速流浏览一下。(学生自由浏览课文)12345

  师:平时我们学习某篇叙事的文章,这些要素在什么地方出现?

   师:那在一般的课文中,这些要素在什么时候出现?

师:这是剧本与一般课文的一个根本区别。(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

怎样?我们了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通读剧本,了解剧情

1.自读剧本,勾画生字、新词并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及成语累积指名学生读、说、写)。

重点指导:读音——翘舌音:赵、唇;前鼻音——廉、韩、唇;字形——廉(13画)、庸(11画)、唇

②分工试读剧本,共同正音。注意“蔺相(lìn xīang)如”“廉颇(pō)”“避(bì)让”“侮辱(wǔrǔ)”及多音字“咽、背”等。

3.初读剧本,了解剧情

指名学生读第一幕,思考:

①这一幕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主要讲了什么?

练习填空:(     )不满(   )一味避让廉将军的处事方法。蔺相如避让廉将军是因为(         )。

指名学生读第二幕,思考:

①这一幕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主要讲了什么?

练习填空:廉将军主动到蔺相如府上(        ),两人终于(         )。

三、精读探究第一幕,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过渡:廉将军为什么要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剧本第一幕。

1.默读第一幕内容,看看廉将军对蔺相如做了什么?(“挡道”一句、侮辱的话均由课件出示)

①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侮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②想我廉某人,自十三岁从军起,为国家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多建奇功。而他蔺相如,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宦官门下的食客,仗着能说会道,凭一张嘴皮子就平步青云,有什么真本领?吾见相如,必辱之。

2.对廉将军刻意刁难,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勾画、品读。

①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②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3.对于以上蔺相如的怕或不怕,你们有何看法?引读:

①……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a.这几个成语,都理解了吗?

b.这段话应该怎样读才解气?

②……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a.假如要给这段话前面加个括号以提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或语气等,你会加什么词(认真地、慎重地)。

b.请你根据所加的提示语朗读这一段话。

c.假如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12345

d.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蔺相如的精神品质吗?

e.请同学们走进蔺想如的内心世界再演读这段话。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

四、小结拓展

1.小结:这一幕主要写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廉将军刁难不与计较,体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

2.拓展:其实类似这个剧本的人和事,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多的,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学习,也难免会有点小摩擦、小矛盾,这些小摩擦、小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班集体利益,假如你和同学们遇到了小摩擦、小误会,你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二、初读剧本

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度

三、角色品读

1.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从他们的台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2.感悟方法

出示文本: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 :什么事?

韩 勃: 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 勃: 是!

教学思路:

(1)这是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段,说的是韩勃和蔺相如之间的事情。我想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一下这个片段,根据你学习第一幕的体会,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直接读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

(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

(4)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点拨:

面对韩勃的紧张,蔺相如紧张吗?蔺相如听说廉颇找上门来了,很奇怪,大家听我读一遍,像我这样读行不行?他会大惊失色、惊慌失措吗?即使心里紧张也不会表现出来,仅仅只是表现出一点奇怪。

蔺相如又听说堂堂的赵国的大将军廉颇光着个身子,还背着个荆条站在门外站在大街上,蔺相如这时又会想到什么?

3.男女生分角色读开始片段。

4.总结读书要领。

5.运用读法学读剧本其他内容

读书贵在得法,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运用我们刚才所学到的方法,读读剧本第二幕剩下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语。(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学生读后提醒学生动笔,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动笔)

教学思路:

(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

引导语:你觉得读哪句话时要注意什么?可以给大家提提建议;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可以说给大家听一听。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点拨要点:

①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②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12345

读好这句台词要注意什么?请你……地读,是体会真诚,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提示看背景介绍)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我们想象自己就跪在地上,真诚地向蔺相如请罪,一起说——

廉颇的真诚还表现在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不肯起来。廉颇不肯起来,他怎么说的?

还有一句台词,也是说廉颇在向蔺相如自责、悔过的,是哪一句?你们写了什么?

③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1.读好这句台词要注意什么?指名读。

2.读好讨论:你觉得廉颇这是在干什么?(自责、悔过)我觉得他还是在骂人?从哪些词中可以感受到廉颇是在骂自己?老迈昏庸是廉颇在骂自己怎么样?他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说的?为什么?那就请同学们惭愧地低下头来,自己痛骂自己吧。自由读

三、廉颇对蔺相如说这句话,还是在向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样做?

(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迷途知返、改头换面、改过自新)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再读。

还有一句台词,也是说廉颇真诚地向蔺相如认错的,是哪一句?你们写了什么?

④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为谁而高兴?(提示联系后面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想)读

蔺相如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读

范读练读: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⑤(忙迎上去)廉将军!

(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

快请起,快请起。

(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迎——笑,扔——急切,双手——真诚

学生说到哪一句,引出另外两句。

这三句话都在小括号里都提示了蔺相如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蔺相如做这些事情有没有想到自己,他想到的都是什么?(他想到的就是要维护将相的和好,保证国家的安危)像蔺相如这样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说是……像这样全然不顾个人利益的得失,一心只为大局着想,就叫做深明大义。

另外随机点拨:别提——原谅,明白——由衷赞美等。

7.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

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虽然课堂上,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但是我相信,现在大家再来读剧本,一定能读得更好,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三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8.推荐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别做廉颇和蔺相如,一位学生做韩勃,老师读背景提示;或者愿意做廉颇的一起读,愿意做蔺相如的一起读,愿意做韩勃的一起读,其他欣赏)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内容(机动)

师:读了剧本的第二幕,说了剧本第二幕的台词,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能不能请你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关联词语。

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宁可……也不……12345

2.感悟人物

(1)现在,廉颇和蔺相如留给你的印象除了知错能改,除了宽容大度,还有什么?点拨并板书:两个省略号,一心为国。

(2)对于这样的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一起读读。

廉颇:知错能改,迷途知返;负荆请罪,痛改前非。

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

(3)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四、拓展延伸

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

剧本是为了表演而写的,这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说好台词,表演那是不在话下了。课后先自由组合演练演练,然后请老师给个时间展示一下,再评出“将相杯”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预祝同学们演出成功。

8.课堂练习

1、注音,并查字典写出它的意思。

卿(  )(    )      颇(  )(    )      惧(  )(    )

唇(  )(    )      庸(  )(    )      饮(  )(    )
 2、形近字组词。

兼(     ) 韩(     ) 惧(     ) 唇(     )庸(     )

廉(     ) 韧(     ) 俱(     ) 辱(     )慵(     )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仁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

4.按要求转换句式,要求意思不变。

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改为反问句:

改为设问句:

 5.再续编一段剧本。

就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得到原谅后,如释重负的心情进行想象,再编一段俩人亲密交谈的内容,也编一小段剧本。

9.作业安排(在每课时中已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课前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11. 自我问答

在本节课中体现的几点教学理念:

1.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教学观念,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力求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受到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3.努力建设和开发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