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下教苏教版_苏教版小学语文《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剧本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剧本?你知道关于剧本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我国古代人物的现代剧本——
二、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请罪”怎样解释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了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三、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解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3、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3)结果怎样?
  4、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阅读老师发放的打印材料(人教版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再和剧本相互印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二、精读剧本,理清人物特点,把握人物性格
  1、默读课文,想一想:
剧本中所描写的三个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质?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大家讨论。
  板书: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韩 勃:冲动
   廉 颇:知错就改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2)为什么说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三、精读剧本第一幕
  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排演话剧
1、分组练习。
2、学生表演。
六、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爱国、顾全大局
   韩 勃:冲动
   廉 颇: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教学反思:12
在讲课时紧扣“文章中的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改变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惯例,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