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长江之歌教案】《长江之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班 级

六(3)班

学 科

语文

教 师

薛娥

 

时 间

2009年   9 月   28  日          星期一

 

学 习

内 容

大课题

 母亲河

 

共   1 学时

 

本节内容

 长江之歌

第  1  学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学习活

动概要

 1、思考发言

2、观看《长江》片断。

3、自读课文,学习本文内容

应用何网台、何种远程教育             资  源

 多媒体

 

学    习    过    程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 师 帮 辅 活 动123

 

一、思考发言。

 

 

    学生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观看《长江》片断,认识长江。激发学习课文的热情。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四、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生字词和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一、谈话:同学们,中国有两条大河,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两条河吗?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多年之前,有一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中的主题歌《长江之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播放《长江之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巡回指导。

 

四、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五、师适时给以指导。

 出示课件:生字词和主要内容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 师 帮 辅 活 动

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

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九、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学生欣赏并跟唱。

十、搜集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

 

 

十一、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六、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七、引导填写"我的视角"。

 

 123

 

八、指导背诵。

 

 九、教师放录音,

 

 十、出示课件连线。

作业设计:

1.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4.预习下一篇课文。

  

教学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雪山走来      东海奔去   乳汁哺育

臂膀挽起    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    未来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动 母亲的胸怀

教师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我把训练感情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首先我播放了《长江之歌》的歌曲,在歌唱家殷秀梅深情的歌声中,学生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的基调。此文是学生诵读的良好素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4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