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_古诗两首 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预习提示
     《石灰吟》、《墨梅》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咏物诗,是两位诗人的代表作及优秀品质的写照。认真读读诗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古诗含着的意思。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教学重难点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课时安排      两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教师点拨
初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情感朗读,赛读。1234
    齐读。
拓展延伸
   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
    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推荐给大家于谦的另一首诗《咏煤炭》,请大家感悟。
总结学法
   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的?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千锤万击                                    不怕磨练

      石灰吟          烈火焚烧          清白留世          不畏艰险
                           粉身碎骨                                     勇于献身

课堂检测
      结合古诗,理解词语
      若等闲:                        清白:
      这两诗,默写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默写古诗。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首诗,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第二首诗《墨梅》。1234
教师点拨
      了解诗人解诗题。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墨梅》作者: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自学而成为诗人。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其擅长画梅花。
      理解诗意。
      指名学生读。
      出示古诗,画出带点字,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洗砚池、淡墨痕、清气、乾坤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感悟诗情。
      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朗读体悟。
      墨梅具有“花开淡墨痕”的特点,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样做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那么我们怎样读这首诗呢?学生读诗。
拓展延伸
      比较石灰吟墨梅两首诗的共同点。
板书设计
                咏物抒怀 
          石灰——于谦——清白 

          墨梅——王冕——清气

课堂检测
      抄写《墨梅》。
      填空:
      《墨梅》是元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借(      )抒发了他(    )的高尚情操。诗中“满乾坤”的意思是(   )。
      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默写古诗。
资料推荐

                        咏煤炭 1234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329.html

《古诗两首_古诗两首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