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 激qing导入,引出需求
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自然总令人神往!投身在大自然的环抱,我们总是无比喜悦!的确,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而关键在于你善不善于领悟!
2、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智慧的大脑到加拿大魁北克去感受、去领悟——《山谷中的谜底》。(齐读课题)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明确了今天的任务,就是将跟随两位旅行者前往山谷中,一起去揭开谜底。打开书本,默读第三节。思考: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呢?用铅笔勾画出能帮助你解开谜底的语句。
2、交流讨论谜底:
(1)“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齐读这句话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b、 松树特有的本领决定。(自身原因)
3、这个本领是指什么?自由朗读第3小节,找出重要的句子回答。
(1)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2)自由读,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到了哪些词语?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弹性、弯曲、反弹、依旧)
(3)齐读这句话
(4)哪位同学愿意借助实物把这部分的内容讲解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借助尺演示)
(5)小结:刚才的演示物换成硬木头行不行?为什么?
4、教师范读:“就这样,反复地积,……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积、压、落、弹)
 学生齐读这句话
5、小结:有人说雪松面对风雪只会一个劲的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是啊,雪松一次次地承受着压力,又一次次地化解着这种压力,从而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成为了山谷中一道奇异的景观。如今,始终解不开的谜终于豁然开朗。让我们再次把谜底告诉大家。(齐读第三节)
(三)学习第三段
1、山谷中的旅行者从雪松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自由朗读第三大段。
2、出示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以球反弹的机会。”
“弯曲不是到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3、齐读这两句话。
4、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都明白了:
出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小不忍则乱大谋。
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丈夫能屈能伸。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齐读这些名言俗语。
(2)积累。
(四)总结全文
的确,大自然中,无论是什么动物、植物,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学会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因为暂时的弯曲和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求更好地发展。记住:进一步,寸步难行;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2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