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读后感]《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阳光皮肤》教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单元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地球家庭”。从表面看,“地球家庭”可以理解为“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人应该象亲人一样和睦相处”。从这一点思考,本单元的主题深层意思是“和平”、“民族”、“种族”、“责任”、“给予”。这几层意思互相关联,其核心是“和平”。
如何理解“和平”?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清除战争,全世界人民要和睦相处。”对于我们渴求的“和平”来说,想要寻求到它,消除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光这样还远远达不到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和平的境界”。我们还要求人们要有美好的心灵,善良的心地,高尚的品质和博大宽广的责任感,如果全世界人们都具有这样的胸怀、心灵、境界,那么才能实现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和平境界,全世界人们才能真正地象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创造出真正的地球家庭。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和一首诗都是在“和平”的这一层意上选编构成的,文中展现了人物心灵的美丽或道理的深刻。
本单元所叙述的事件和所表现的人物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因此阅读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要求同学们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思考和理解课文,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这样,这个困难就能克服了。
二.单元课文内容概述
1.《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叙述了中国的一个小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求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的感人事迹。文章采用倒叙的记叙方法叙事。
2.《黑孩子罗伯特》一文通过叙述黑孩子罗伯特攒钱和捐款两件事,表现了罗伯特具有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和充满爱心,具有责任感和高贵的品质。文章真实、感人。
3.《别挤啦》是一首英国短诗。这首说理诗形象地告诉人们要自觉摒弃不道德的行为,用宽容、善良的心对待生活,人间才会更美好。
4.《瑞恩的井》一文写的是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能给处在饥渴、疾病中的非洲儿童打一口井,靠自己的努力募集六万美元,献出自己的爱心,展现了男孩瑞恩美好的心灵世界。
5.《阳光皮肤》一文通过讲述南非的国际少年班里自我介绍的一件小事,表现世界各民族的小朋友们都企盼世界团结、平等、互助、互尊的美好愿望。
三.单元学法建议
本单元的课文除《别挤啦》外,其余四篇篇幅都很长,所以建议同学们用“自学预习法”和“比较阅读法”来学习,这两种学习方法都能很好分化长文的知识点,转化难点,落实重点。
首先介绍“自学预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老师没讲课之前依靠工具书独立完成。共分六步进行,即读、圈、抄、解、记、测。
“读”和“圈”两步同时进行。学生一边粗读课文,一边用规定的符号(符号可自定)把生字、多音字、形似字、正音字和生词圈起来。知识量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量要合适,一定注意,不要丢知识。
“抄”就是把圈起来的字、词搬到学习笔记本上。
“解”,即解释。利用工具书给字注音组词,给词语做解释,解释词语时一定要弄清这个词在本文中的表达作用。
“记”就是把“抄”、“解”的知识内容输入到大脑的记忆磁带上,形成识记,达到掌握的目的。
最后一步是“测”,就是自己设计一份测验题,来检测反馈自己的自学情况。这份测验试卷由四道题构成:12345
(一)给加点字注音。
(二)按音写字。
(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四)解释词语并分别造句。
每道题的量就是以自学的量为准。这个学习方法既告诉了同学们自学预习什么,又告诉了怎样自学预习。
其次来介绍“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在内容或形式上有某种联系的作品进行有对比、有分析的阅读。
“比较阅读法”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分析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比较阅读法”首先应该确定“比较点”,其次是要明确比较目的。“比较阅读”的点很多,就一个单元课文来说,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实际来确定,如“标题比较”、“人物比较”、“主旨比较”、“写法比较”、“语言比较”、“选材方法比较”。
比较的目的是开阔思维,寻求规律,提高能力。具体地说“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求同求异”。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运用这种阅读方法的机会,本单元的课文学习顺序做了调整。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眸móu泛指眼睛柩jiù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扔rēng扔东西,不读lēng
词语:
沉浸:浸入水中。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了如指掌:了:了解,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象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相关知识:
联合国:是全球性国际政治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它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要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法、英、俄、美)。
维和部队:由联合国下设机构“安全理事会”派出的到某一地区或国家去维持安全的部队。
2.篇章知识目标
倒叙的记叙方法。
3.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雷棣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远大抱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倒叙的记叙方法。
难点:雷棣成长过程中做的五件事。
三.课文讲解
文题中具有一种强烈愿望(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名叫雷棣,本文所记叙的是真人真事。用“企盼”做修饰语,加强了语气,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对世界和平的迫切向往和急切的心情,更能打动读者。
文章第一部分(1-3),选取雷棣写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信件的两个片段,表达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这部分内容紧扣主题,伤痛之情于词句中表达出来,扣击着读者的心。
从记叙的方法看,这部分是倒叙手法。什么是倒叙呢?我们还是先从记叙方法讲起。记叙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几种。
所谓顺叙就是按着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高潮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发生在先的事。需要强调的是倒叙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
选不选这种叙述方法要看表达、主题、结构变化,设置悬念方面是否需要。
例如本文应该知道父亲牺牲、关心妈妈、发奋读书等几件事在先,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信在后。可是作者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显得不平淡而选取了倒叙,在表达上取得了强烈震撼的效果。
运用倒叙,还要注意从倒叙到顺叙要衔接自然,顺畅。12345
第二部分(4-7),写了雷棣成长过程中的四件事:(1)生活上关心妈妈,减轻妈妈的生活压力。(2)关心国际政治。(3)发奋学习。(4)谢绝别人的帮助。
这四件事是用顺叙的记叙方法写的,但是有详有略。作者略写了“关心妈妈”和“关心国际政治”这两件事,详写了“发奋学习”和“谢绝别人帮助,决心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成功”这两件事。作者这样处理是非常恰切的,对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性格特点、思想品质都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爸爸的牺牲使小雷棣失去了亲人,他非常悲痛。他很懂事,心灵很美丽,于是树立理想:用自己的行动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于是产生巨大的动力,自强不息,这种动力化作行动“发奋读书”,“拒绝别人帮助,自强不息”。或者说这两件事最能表现小雷棣的心灵、思想、理想、品质,因此详写。而其它两件事也是不可缺少的: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小雷棣的懂事和要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这样人物形象更丰满、完美、感人。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赞美雷棣的优秀品质。
全文叙述了雷棣在知道爸爸牺牲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学习,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四.板书设计
《阳光皮肤》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噎yē因噎废食憋biē憋闷逛guàng逛街
多音字:
形似字:
词语:
坦诚:坦率诚恳。
攒动:拥挤在一起晃动。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这里表示默默的祝愿。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惯例:一向的做法。
刮目相看:刮:擦。去掉过去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相关知识:
南非的种族歧视:
自从165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南非后,白人殖民者就在这里推行极端反动的种族歧视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白人政权的统治,对非白种人进行长期的统治和剥削。
种族歧视的具体表现为先后颁布了一百多项带有种族歧视内容的法令,如“种族隔离法”、“通行证法”等。
这种种族歧视政策,遭到了南非人民、非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不屈不挠的反抗,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2.篇章知识目标
复习:(1)详略结合的写法。(2)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3.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理解“团结、平等、互助”对于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一个公民是何等地重要。要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我”与“雷棣”的精神,愿望的异同。
难点:了解南非黑人的自尊和对自由、平等、互助的渴望。
三.课文分析
先来讲解主题。“阳光”修饰“皮肤”,很不好理解。可以理解为黑人的皮肤是象阳光那样美丽、可爱的皮肤,实际是指象阳光那样美丽的心灵——南非黑人的心灵。这句话带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表达了一种心灵的强烈渴望——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互助理解、关爱、互助、平等,不要有歧视。这种渴望是人性的原始的纯洁的渴望。
这个主题很有新意,赋有创造性,同学们能在这个题目中得到拟题方面的启发。
本文以对话为主线,截取课堂上的一个“惯例”片段,写了“国际少年班”里的各国孩子的自我介绍,特别详写了“我”的一段话,表现了南非黑人求平等、求理解、求互助、求生存的心声。12345
各国孩子在自我介绍时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把本国的人文特点融入介绍中,如荷兰的柯妮;有的把本国的特点概括的非常准确,如中国的江宁;有的非常幽默,如朝鲜的金顺玉回击新加坡的李德的话。
本文详写了“我”的自我介绍。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这段话的内容,我们把“我”和“雷棣”放在一起比较,来加深阅读理解。
“我”和“雷棣”都是孩子,只是来自不同的国度和种族。两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是人物的共同思想特点。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又有所不同。雷棣是在因战争失去亲人后,把痛苦化做为动力,勤奋读书,立志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而南非黑孩子“我”则是长期生活在一个有种族歧视的大环境里,而且自己也遭受了这种歧视带来的痛苦,因此,这段心理活动描写是他从心底发出的渴求,这种渴求是抗争,也是呐喊。
这种表现人物的方法对同学们今后记叙文的写作有启示,我们从中能感悟到很多写作知识,请同学们细细品味。
四.板书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回眸灵柩输赢噎住闲逛踩踏
二.把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然后改正。
1.象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陶气。()
2.我和妈妈相邀,等爸爸凯旋那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
3.妈妈一看心头火起——伤害了别人,还歉人家麻烦自己。()
三.根据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文章刚读到一半,雷棣放声大哭——那上面登着爸爸一年前殉难的消息。
殉难:
2.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回眸。
回眸:
3.雷棣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会记住的。”
泣不成声:
4.因为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以善于思辨的头脑让世界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上小学时,有一天他把一块西瓜皮涂了泥扔在马路上,想让过路人不留神滑一跤。妈妈看到了,让他写检查。雷棣写道:“我不应该把西瓜皮扔在马路上,要是把人摔坏了,就麻烦了,还得带他们去医院。”妈妈一看心头火起——伤害了别人,还嫌人家麻烦自己。为此,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现在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注意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国际新闻,特别是看到那些在战乱中妇女儿童受伤害的情景,情绪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他还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奋读书学习。他的数学在“迎春杯”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获了奖、登了报;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他喜欢和小朋友以及来看望妈妈的叔叔阿姨谈论国际大事,从辛普森案件到美国法律,从各国国旗到各国元首,他都了如指掌。爸爸精通四种外语,所以能胜任联合国复杂的维和工作,给雷棣极深的印象。他从小就注意学习外语,爸爸牺牲以后,就更加努力,初二时,英语已达到了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1.语段围绕小雷棣叙述了哪几件事?12345
2.雷棣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3.联系全文看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什么?
4.语段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你感兴趣,说一说理由。
5.如果你是雷棣的同学或朋友的话,你想对雷棣说点什么吗?
五.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写封信,对南非的种族歧视提出解决的办法(400字左右)。

【试题答案】
一、二、三略。
四.1.(1)生活上关心妈妈。(2)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那些在战乱中受伤害的妇女儿童。(3)努力学习。
2.(1)参加各项竞赛并取得成就。(2)利用业余时间读古代史书。(3)外语水平很高。
3.写雷润民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成为雷棣自强不息的内动力。
4.只要能谈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不要求统一。
5.略。
五.符合书信格式,谈出办法。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04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