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奇异的激光》、《灯光》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火与光
    课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奇异的激光》、《灯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 理解与“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等有关的语句,感悟他的英雄行为。
  2. 感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加深对英雄行为的理解。
(三)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情感。
四. 跟老师一起学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
  2.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再读理解,理解文章思路:读课文,找出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默读思考:文中描写的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能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5. 想象普罗米修斯在忍受这些折磨时会想些什么?
  6. 带着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敬之情朗读18段。
《奇异的激光》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10个字;
(二)能力目标: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二. 教学重点:了解激光的特点与用途。
三. 教学难点: 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四. 跟老师一起学
  1. 读了课题,你们产生了什么问题呢?奇异是什么意思呢?激光是怎样的奇异呢?下面我们来快快读书吧!
  2. 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同时,看一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奇异的激光的?
  3. 学习课文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激光的奇异?
    (2)了解文章结构。
    ①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看看这两个自然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总起、总结)
    ②写作顺序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4. 文章的内容大概了解了,文章的结构清楚了,下面我们该深入细致地走进奇异的激光了!
  5.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了解语言的表达方法:
    (1)比较句子
    ①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通过比较,了解表达方法,通过三次重复更能体现只有激光才是最亮的、最快的、最准的光,同时增强语势,强调激光的神奇。)
    (2)进行语言训练:把激光作为主语表达。
    (让学生懂得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感受中国的语言文字很有魅力。)12345678
学习最亮的光的部分,看看它奇异在哪里。
    读最亮的光这一部分,看看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出激光是最亮的光,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
    句(1):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这种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还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激光却有很强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
    体会激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同时了解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体现出激光具有方向性,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所以很亮。
    句(2):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体会激光最亮,抓住100亿倍这个数据来体会,同时通过读来加深感受。并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列数据,以数据说话,以数据来说清道理。
    句(3):打个比方说;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致永久地失明。
    进一步体会激光是最亮的,同时了解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对比的说明方法,更加突出激光是最亮的。并且理解分号的作用。
了解最亮的光在军事中的作用。
  6. 了解激光在生活中、祖国的建设中的作用
  7. 这节课,我不光了解到有关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特点和作用,还学习了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来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具体。
    ①用如果……就……;如果……就会……。练习写一段话。(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既学习用关联词说话,又学习写排比句式,还练习使用分号,一举三得)
    ②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激光的知识。
《灯光》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能力目标:
    感受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二. 教学重点:
  1.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 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 跟老师一起学
  1. 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到处灯火辉煌,但是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人们是多么渴望灯光啊!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重温革命先烈为此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2. 结合上下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等词语。
  3. 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导分段
  5. 读课文,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6.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12345678
  7. 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8. 读往事这部分内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9. 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10.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11.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12.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光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13.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4.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5. 重点句子
    (1)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16. 重点:“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构成成语。
    谈(    )说(    )              摇(    )摆(    )              道(    )论(    )12345678
    欢(    )喜(    )              (    )惊(    )怪              争(    )恐(    )
二.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深情(    )(    )              巧夺(    )(    )              疏忽(    )(    )
    别具(    )(    )              物归(    )(    )              其乐(    )(    )
    匠心(    )(    )              (    )斟(    )酌              摇(    )摆(    )
    喜不(    )(    )              (    )(    )分辨              (    )领(    )会
    道(    )论(    )              (    )繁(    )茂              功力(    )(    )
    (    )(    )瑰宝              四目(    )(    )
三. 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1. 宁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其……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成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1. 天空中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
  2. 你瞧,那盆一串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填上能够搭配的词语
    (    )的松脂                  (    )和谐                     (    )的火焰
    静寂的(    )                  清新的(    )                  澎湃的(    )
 六. 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    )人类大肆砍伐森林,(    )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 (    )这家商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    )经常是顾客盈门。
  3. 期末复习很紧张,我们(    )要自己复习好各门课程,(    )应当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七. 阅读短文,按要求去做
(一)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这段话是《______________》一课中的。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_______记叙的。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榆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竞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 扒光它的皮 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 不 榆树只要有根 就能战胜死亡 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12345678
  1. 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 把短文分成三段,段首用d表示。
  3. 简要回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构成成语。
    谈(    )说(    )              摇(    )摆(    )              道(    )论(    )
    欢(    )喜(    )              (    )惊(    )怪              争(    )恐(    )
    答案:略
二.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深情(    )(    )              巧夺(    )(    )              疏忽(    )(    )
    别具(    )(    )              物归(    )(    )              其乐(    )(    )
    匠心(    )(    )              (    )斟(    )酌              摇(    )摆(    )
    喜不(    )(    )              (    )(    )分辨              (    )领(    )会
    道(    )论(    )              (    )繁(    )茂              功力(    )(    )12345678
    (    )(    )瑰宝              四目(    )(    )
   答案:略
三. 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1. 宁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其……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四.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成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1. 天空中的小鸟,快活地唱着歌。
  2. 你瞧,那盆一串红像被羞红了脸。
  3.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像眼睛眨呀眨。
五. 填上能够搭配的词语
    (坚硬)的松脂                 (构建)和谐                     (美丽)的火焰
    静寂的(山林)                 清新的(空气)                 澎湃的(大海)
六. 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如果)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 (因为)这家商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所以)经常是顾客盈门。
  3. 期末复习很紧张,我们(不仅)要自己复习好各门课程,(还)应当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七. 阅读短文,按要求去做
(一)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这段话是《草原》一课中的。
    (2)这段话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答: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榆树
    d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竞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12345678
    d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d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 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 把短文分成三段,段首用d表示。
  3. 简要回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答: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9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