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原文|《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单元二教案及练习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二. 学习目标:
8*《各具特色的民居》
1. 读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的明显特色,体会中华民居的文化内涵;
3. 学习准确地说明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积累语言。领悟表达的方法。
9*《和田的维吾尔》
1. 读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维吾尔族;
3. 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形象地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的方法,提高欣赏的能力。
单元二——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三. 和 老师一起学:
(一)8*《各具特色的民居》
1. 词语理解——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2. 听老师读课文。
3. 相关知识的介绍
(二)9*《和田的维吾尔》
1. 词语理解——俊朗:相貌英俊,性格开朗。
豁达:性格开朗,肚量大。
2. 句子的理解——“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我缩在被窝里惊恐的竖耳听着”——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地处大沙漠边缘的和田险恶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族汉子的豪气和乐观。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族人,纵使生活再困苦,感觉也是甜的。”——说明维吾尔族人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三)单元二
1. 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
(2)读读记记——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
2. 口语交际:(1)到你的身边找一找民俗;
(2)把你了解到的民俗讲给大家听;
(3)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 习作:把好的民俗介绍写下来,编成一册。
4. 日积月累:学习古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 多音字组词。
恶è( ) 教jiāo( ) 乐 lè( )
wù( ) jiào( ) yuè( )
2. 写出偏旁。
筝( ) 虐( ) 挠( )
3. 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出来。
喷香(pēn pèn ) 倔强(jiàng qiáng ) 12345
筛酒(shāi shā ) 要道(yāo yào )
4. 把词语补充完整。
应接不( ) 万籁俱( ) 变( )莫测 盛气( )人
张( )李戴 汗流( )背 居( )自傲 呕心( )血
连( )不断 身临其( )
波( )壮阔 兴国安( )
二. 照样子填上反义词,组成词语
例:弄(巧)成(拙)
喜( )厌( ) 争( )恐( )
( )惊( )怪 ( )赴( )继
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
1. 检阅 ①看 ②查看 ③经历、经过
2. 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成反问句。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2)改成比喻句。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四. 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五. 在原句上改正病句。
① 竹编是嵊州市的四大特产。
② 听了老师的话,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③ 春天来了,小草轻轻地从妈妈的怀里探出了脑袋,给大地披上了崭新的新装。
六.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下列4组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扰乱秩序 b. 周密计算 c. 精心作业 d. 审阅文件
②与“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多么迷人啊!”意思不一致的句子是__。
a. 百丈岩风景区犹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b.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怎能不吸引游客呢?
c.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迷人。 12345
d.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没有一个游客不说不迷人。
七. 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尽: 南:
八. 阅读,回答问题:
花 潮(节选)
大家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后山一条大路,两旁都是海棠。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
1. 确定下列带点字的意思(用“√”在括号表示)
鼎盛:①古代的器物( ) ② 大( ) ③正当( )
攀到最高峰:①拉扯( ) ② 抓住别的东西向上爬( )
2. 根据所给短文填空。
①“红海”指的是( )。
②作者从人语声、蜜蜂的嗡嗡声、黄莺的歌声以及琴声、笑声联想到( )。
3. 读短文,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说话断断续续( ) b. 语意未尽( ) c. 列举的省略( )
②朗读短文时,要读出:
a. 喜悦的语气。( ) b. 凝重的语气。( ) c. 和气的语气。( )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多音字组词。
恶è(恶毒) 教jiāo(教书) 乐 lè(快乐)
wù(可恶) jiào(教育) yuè(音乐)
2. 写出偏旁。
筝(竹字头) 虐(虎字头) 挠(提手旁)
3. 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出来。
喷香(pēn pèn ) 倔强(jiàng qiáng ) 12345
筛酒(shāi shā ) 要道(yāo yào )
4. 把词语补充完整。
应接不(暇) 万籁俱(寂) 变(幻)莫测 盛气(凌)人
张(冠)李戴 汗流(浃)背 居(功)自傲 呕心(沥)血
连(接)不断 身临其(境) 波(澜)壮阔 兴国安(邦)
二. 照样子填上反义词,组成词语
例:弄(巧)成(拙)
喜(新)厌(旧) 争(先)恐(后)
(大)惊(小)怪 (前)赴(后)继
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
1. 检阅 ①看 ②查看√ ③经历、经过
2. 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成反问句。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
(2)改成比喻句。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广场上的人非常多,就像是一片人的海洋。
四. 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五. 在原句上改正病句。
①竹编是嵊州市的四大特产之一。
②听完老师的话,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③春天来了,小草轻轻地从妈妈的怀里探出了脑袋,给大地披上了新装。
六.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下列4组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c 。
a. 扰乱秩序 b. 周密计算 c. 精心作业 d. 审阅文件
②与“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多么迷人啊!”意思不一致的句子是 d 。
a. 百丈岩风景区犹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b.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怎能不吸引游客呢?
c.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迷人。
d. 百丈岩风景区的景色没有一个游客不说不迷人。
七. 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尽:完了 南:向南 12345
八. 阅读,回答问题:
花 潮(节选)
大家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后山一条大路,两旁都是海棠。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
1. 确定下列带点字的意思(用“√”在括号表示)
鼎盛:①古代的器物( √ ) ②大( ) ③正当( )
攀到最高峰:①拉扯( ) ②抓住别的东西向上爬( √ )
2. 根据所给短文填空。
①“红海”指的是(盛开的海棠花)。
② 作者从人语声、蜜蜂的嗡嗡声、黄莺的歌声以及琴声、笑声联想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
3. 读短文,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说话断断续续( ) b. 语意未尽( ) c. 列举的省略(√)
②朗读短文时,要读出:
a. 喜悦的语气。(√) b. 凝重的语气。( ) c. 和气的语气。(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804.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