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小游戏]4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2.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准备一个节目要经过几年的训练,真可以说是“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的文笔,就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杂技是孩子们喜欢的节目,谈话导入,可以恰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个)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同时思考课前预习中的第一个问题: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3.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读音:一摞(luò)(书上读音是错误的) 屏[bǐng]住气 附和[hè]
   词义:萦绕于心 座无虚席 令人惊羡 歉疚 不知所措 惊心动魄
  (2)说说看,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可以用文中或自己的话概括,比如:惊心动魄、令人难忘、精彩、高难度等等。)
  (一读解决字词,读准、读通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带着同学们的感受,再默读课文,想想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精彩的、令人难忘的……杂技表演”?快速默读批划重点语句(提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感悟人物的内心),把体会写在旁边空白处。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指点学生重点理解3——7自然段)
  (1)第3自然段:
  第一次顶碗:“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①写出了顶碗少年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②省略号的使用,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进一步表现了少年表演的精彩;
  ③对“碗”的描写,衬托了少年的技艺高超,也说明表演的难度很大;
  ④读出对少年的赞赏语气,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同学听听。
  (2)学法指导:刚才我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是抓住了什么来感悟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抓住少年的动作神态来感悟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继续体会少年的精彩表演。123
  (3)第4自然段:
  a.第一次失败:“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①抓住了失败后少年的表情、动作,表现了他对观众的歉意;
  ②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依旧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③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能读出他的沉着和自信。
  b.第二次顶碗:“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①从“沉着”、“不慌不忙”“依然那么轻松优美”可以看出少年很自信,他的表演很精彩;
  ②从两个“又是”和“艰难”可以充分体会到表演的难度之大。
  ③指导朗读,读出当时的紧张气氛。
  (4)第5自然段:
  a.第二次失败:“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少年表情的词语可以体会到他此时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满怀沮丧的心情。
  b.“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镇静”说明少年没有被失败击倒,又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5)第7自然段:
  第三次顶碗:“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①“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表达了自己对少年的强烈的赞叹!
  ②“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他们更是被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住了失败的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打动了。
  (6)再读一读文中描写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欣赏他精彩的表演,感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在描写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的时候,仅仅是抓住了少年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表演的精彩和惊心动魄吗?
  4.交流:
  (1)作者还穿插了对“观众”和“碗”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突出表演的高难度、精彩和惊心动魄。
  (2)对观众的描写,如:
  ①“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表演的紧张气氛烘托出表演的高难度)
  ②“观众们有人在大声喊……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对他失去了信心,增加了他的表演的压力)
  ③“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捂住了眼睛。”(紧张气氛,表演的惊心动魄)
  ④“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对少年的赞赏!)
  (3)对碗的描写,主要是烘托出表演的高难度,如: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5.这真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表演啊,因此,作者才说——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
  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6.小结: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作者和其他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123
  (二读默读批划,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悟人生哲理。)
  四、回归整体,领悟表达:
  1.快速浏览,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顶碗少年这精彩的、惊心动魄的、高难度的表演记叙得令人难忘的?
  2.学生汇报: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方式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这样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也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三读快速浏览,回归整体,品味写法。)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出示题单:(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本文描写了顶碗少年( )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着表演的( )展开,抓住了少年的( )和( )进行描写,还通过对( )和()的侧面描写,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同时告诉我们( )的人生哲理。
  2.读写结合:你看过这样精彩的表演没有?学习本课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它介绍给同学听听。(可以作为课后小练笔。)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74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