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_草虫的村落 课堂实录(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师:同学们,作者在游历的前前后后,还写了这样三段话——
(课件出示: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师:谁敢自告奋勇地读一读。请你!我请其他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看看这三段话会不会使你产生些什么疑问?
生:(读三段话,读得流畅,声情并茂。读完,学生自发鼓掌。)
师:读得真是出色。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他看见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师:是啊,一定是有什么奇异的景象吸引了他。
生:草虫的村落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想知道,你想去看一看。
生:为什么他又躺在田野里?
师: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跟你有同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田野里?他又为什么在田野里一呆就是一个下午?他又为什么愿意牵着我们的手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看来,就像我们同学们所说的,这个草虫的村落里一定是有什么奇妙之处在深深地吸引着作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同样作一次游历,和这里的居民进行亲密的接触,看看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
(课件出示:在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
〖可以说,对《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读。这是一篇散文,虽然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想象世界,语言却非常平实。在这平实的语言背后,隐含着作者浓浓的深情。
课文的抓手很多,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比如,抓住“奇异”来设计教学,是不是每一段都扣住了“奇异”来写,似乎比较生硬和牵强。
抓住“游历”呢?游历前有一段作者的感受,游历后又有两段作者的感受。游历中依次写了“浓浓的亲情(亲情)”、“友好的交流(友情)”、“绝妙的演奏(艺术)”、“勤勉的劳作(劳动)”、“精细的分工(协作)”,这些内容都是散列的,也没有明显的一条线。
抓课题“村落”吧,草虫的村落是什么样的?村落的的居民有哪些?你在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这样来设计又显得太理性而无趣。
按作者的行文顺序来理线,“走近村落 → 走进村落 → 走出村落”,关键作者写的是想象世界,谁在“走”?李老师曾经抓住一个“趣”字来设计教学,在试教时也不成功。
后来,我们对课文作了一个最简单的划分:“作者的感受”(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的想象世界”(第三至第九自然段)。这为我们的设计走出了一条清楚明晰的路。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神”在哪里?在作者游历的前前后后的三段感受中。至于作者想象的草虫村落里的各种情景,则是散的“形”。怎么把这些散的“形”凝聚起来?我们设计了一个贯穿整节课的问题,这就是:在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
  所以,在开课之初,李老师拿出了作者的三段感受。这是我们设计中对课文内容的创造性重组。三段感受放在一起让学生读,激趣又激疑。随着老师三个“为什么”引语的引领和“在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问题的出示,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让学生充满着阅读的期待和探究的欲望。〗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认真听,仔细想。(教师进行语言描述)迎着微风,伴着花香,我们一起伫立在大自然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小花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周围静得出奇,以至于天空中的鸟叫声,树叶的落水声和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虫鸣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在一处绿阴下,我们躺了下来,翻转下身子,发觉身体在逐渐地缩小,缩小,缩小……此时,空间在我们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12
(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 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
师:同学们请睁开眼,你走进草虫村落里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说一说。
生:我感受到我变小了,越来越小,跟虫子一样的体型,跟他们一起玩耍,一起观赏他们的村落。
师:你真的走进去了。
生:我仿佛身临其境,在草虫的村落里见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
师:好。心中有景。
生:我仿佛跟随着黑甲虫一起去探索,发现了这草虫村落的奇妙之处。
〖先说说课堂节奏。课堂节奏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要素,但它又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大家可以看到,在上一环节,当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之后,老师把它按耐下来了。这一扬一抑,一张一弛,一急一缓,是为节奏。它有利于保持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
这一环节是,创设情境,进入文本。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是成败的关键。之前我们进行了几次试教,由于老师没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所以呈现出来的课堂状态是,老师和一群学生站在“草虫的村落”旁边,无关痛痒地谈论着草虫的村落。语文课的语言训练和人文价值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今天,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李老师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课堂节奏,一段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草虫的村落。
在武汉小学试教的时候,就这个环节,有一位老师提出,在老师进行语言描述的时候,为什么不配上一段音乐呢?其实,我们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是配了音乐的,李老师为此也作了精心的准备。这段音乐非常精致,森林的环境展现得非常饱满,山涧流水,鸟兽虫鸣表现无遗。可是试教时出问题了,学生更多的是注意了那段配乐,使得老师的语言描述大打折扣。精致的配乐不但没有帮上忙,而且起了干扰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拿掉了。可见,语文课始终要以“语文”为主。〗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43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