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教案教学方法】《山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5页至第6页第2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韵味。
2、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的感情,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美,体会美。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
2、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查阅不懂的生字词,并收集一些关于描写雨景的美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分钟)
1、 提出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请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播放下雨的声音音频)
2、揭示课题:大家觉得下雨时候的景色美吗?刚刚老师听到有同学说美,有同学说不美。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我相信学完以后,大家对雨景的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印象。下面请大家跟老师到山林里走一趟,看一场对于我们来说很少见的雨——山雨。(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5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在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自己预习学习了课文,那么谁愿意起来讲讲,通过自己的努力,你认识了课文里的哪一些词?(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准水淋淋、啼啭、倾吐、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理解词语: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3、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山雨的呢?
第一段(1—4):写雨来。第二段(5—7):写雨中。第三段(8—10):写雨后。
(板书:雨来、雨中、雨后)
三、再读课文,品读课文
⑴ 学习“雨来”的段落(第一段)(11分钟)
1、(点击幻灯片,展示一张雨来之时的图片)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这是山雨来之前的景色,大家觉得它美吗?谁愿意站起来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美?(让学生简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你眼前的景象的呢?谁愿意来读一读。(“来得突然——跟着一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2、这场雨来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板书:来得突然,来得悄悄)
3、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比指导:
①“悄悄地来了”语气应轻柔一点,把山雨来时的氛围读出来。
②提示学生看着图片,感受雨来时的景物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读。
4、雨是怎么样“悄悄”地来的?(“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①请个别学生示范读这句话。
②提示学生雨很高、很远的地方传来,声音是由小到大,读的时候应注意音调的变化。1234
③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4、这场突然来的山雨的声音多么美妙啊,作者在文中也用了他的特殊表达把山雨来时的美妙之声写了出来,这句话是哪一句呢?(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有缘而近,由远而近……)
①(板书:无字歌谣)“像一曲无字的歌谣”中的“歌谣”指的是上文的什么?(雨声)
②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展开了大胆的联想,着笔于声音,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 ”“悄悄地来”。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③学生竞赛朗读,教师评比。
④分小组朗读第一段。
⑵ 学习“雨中”段落(第二段)(22分钟)
1、雨,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她的到来,给山林带来了另外一种格调,另外一种美。请大家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有两件事是需要大家做的,一是思考文中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写雨中山林的美?(板书:音韵美和色彩美)  二是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小组中四个人互相分享,谈谈读后的感受。(这个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分析课文课文,感受语言美。)
3、请个别同学大声而有感情朗读自己所选的句子和谈谈阅读体验。教师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学生读哪一句,就指导哪一句。(重点是以下两句)
①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
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一片叶子,一丛绿草作者又有什么奇特的联想呢?(把“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板书:琴键)
b、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什么联想吗?(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板书:手指)
c、岩石、树叶、绿草是琴键,雨丝是手指,手指点击琴键,琴键奏响了乐曲,雨在山中,山在雨中,这不就是一副“山、雨同奏图“的动态美图吗?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那么我们读这一句的时候,是不是要读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节奏呢?请大家来试读一下。(大家齐读完毕后,男女学生中各请一位读)
d、“音符”指的是什么?(指手指触摸琴键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在这里可理解为是雨丝飘洒在不同的地方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有落在岩石上的“丁冬”声,有飘洒在绿草丛的“沙沙”声……)那么丰富多变的声音,是不是让我们有无限的幻想啊?所以作者说——(生齐说)“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e、多美的句子啊,难道大家不想尝试着读一下吗?(小组比赛朗读)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a、理解词语:流动、流进
   流动: “流动”中的“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
流进: “流进”的“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1234
b、我们眼前的颜色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这多么富有生机啊,这样清新的绿色流进我们的眼里,我们的心里,我们是不是觉得心情很舒畅呢?是不是要用一种舒畅的心去朗读它呢?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来挑战一下
4、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是整个上林都充满了色彩美。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引读)有——,也有——。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绿得——,绿得——。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流进——
5、小组分组朗读第二段。
四、本课时小结(1分钟)
1、这场山雨真是美妙啊,它来得那么突然,来得那么静悄悄,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而那段雨中的小曲,雨中的流动的绿到现在仍让我们意犹未尽。那是不是等到雨停了,这段小曲就结束了呢?那么请大家回去把课文的第三大段自己读一读,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揭开疑团好吗?
五、作业
1、自学第三段,把整篇文章中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2、收集有关雨的美文、诗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出下文(5分钟)
1、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小曲,它来得——(生接),来得静悄悄,像是一曲无字的——,它充满着音韵美和色彩美,它让我们意犹未尽,可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是不是那段雨中小曲也忽然停止了呢?下面让我们去看看。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
① 鸟儿的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把鸟儿的愉快读出来?喜欢写鸟儿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吧!
② 雨滴也是一位小小音乐家,大家和它一起来演奏一下。(全班齐读描写雨滴的这一句话)
2、写鸟儿的叫声与水滴的滴落声有什么作用呢?(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幽静,板书:幽静)
2、原来是余音未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所以作者说——(生接)“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板书:雨后余韵)
3、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味一下,以句号为分割点,第一组同学读第一句,到第二句的时候,加上第二组的同学,第三句加上第三组同学,第四句加上第四组同学,让后剩下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二、通读全文,积累背诵(15分钟)
1、播放课文范读
2、全班分组朗读
3、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3、试比赛背课文。
三、欣赏图文,拓展延伸(18分钟)
1、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心。你看,雨在我们眼中是多么平凡的一种自然现象啊,可是作者赵丽宏却可以把它写得像一首动听的歌谣,那么除了本文的作者之外,其他的名作家眼里的雨又是怎么样的呢?(展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简单介绍作者与诗歌)
2、不同的人,对于雨就有不同的体会啊,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眼里的雨是怎样的呢?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图片,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点击课件,播放由图片编辑成的视频,师随视频讲自己眼中的雨)
3、作家心中的雨你们听完了,老师眼中的雨你们也看到了,下面该轮到大家发挥的时间,拿起纸和笔,写一写你们眼中的雨吧!(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四、课后小结
许多人常常抱怨身边缺少美,看不到美,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例如,善良的心灵美吗?文明的举止美吗?高尚的品格美吗?所以请大家用你善良的心,聪慧的眼睛观察一下你的周围吧,你就会发现更多的美!1234
五、作业
1、把文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抄一遍。
2、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
               雨来:    来得突然,来得悄悄      无字歌谣  
                             音韵美:琴键、手指       小曲
山雨        雨中:
                              颜色美:雨雾中流动 
               雨后:     幽静                           雨后余韵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3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