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辩论
  (1)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王宏萍)1234
  b案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实况录像片断。准备奖品。
  学生
    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辩论。
  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
  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一、明确要求
  请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交流习作要求:
  (1)体现相互关爱的事;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
  2、学生浏览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思路
  教师导语: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有很多感人的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长辈与长辈之间的,如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
  根据习作要求,回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自己从书上读来的事。
  五、独立拟题撰文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六、组内品评习作
  1、小组交流,品评小组各成员的文章。
  2、推荐本组优秀文章,组长记录推荐理由。
  七、全班交流佳作
  1、学生上台朗读佳作,朗读前先由组长读推荐词。
  2、听佳作时学生做好优、缺点的速记。
  3、师生共同点评:要求先说优点,再补充修改建议。
  4、师生共同推荐范文,投影出示。
  5、教师根据学生点评,直接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文中作示范性批注。
  八、修改习作
  1、学生再读课文“习作”要求。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作适当的帮助与指点,特别是习作困难生。
  3、组内交流改前与改后的语句、语段,谈谈修改体会。
  4、教师小结。
  颁发奖品,共赏佳作
  课堂组织一次简洁又隆重的颁奖仪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给获得“进步最快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奖项的同学颁奖。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被推荐的佳作。1234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吴丽君)
  c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会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
   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揭题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我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
  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评:用一个故事抛砖引玉,打开学生话匣子。]
  二、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辩论的要求:
  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评: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正反两个观点以及辩论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选定主持人一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
  一个找不到母亲的小孩,你肯定会骗他说:妈妈一会就来了.....肯定不会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家人肯定会骗他: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肯定不会说:你等死吧
  我们在丛林里迷路了,我们会互相欺骗:没事。很快就会出去的......肯定不会说:我们完蛋了,等着喂野兽吧
  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快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
  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诚信是美德, 是大前提, 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
  六、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
                       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1234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文中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2)写前先构思。
  (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指名学生交流。
  2.学生评议,补充。
  (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
  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
  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言平实,感情真实。
  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找喜欢的伙伴修改。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朗读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规范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全课评析: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与真情相遇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忆起,所以互相交流启发这个环节相当有用。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通过事情刻画人物表达美好情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从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是一个相互学习欣赏的过程,对最后构成一优秀习作大有裨益。]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22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