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名师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七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题文联系,理解课题。
2.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初步了解课文写什么。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难点:理解课题。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题,解题,介绍背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战国末期的故事《将相和》,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个成语来概括’
2.简介时代背景。
出示《七国方位草图》,简介时代背景。
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āng)、答应(yīng )、为(wé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音,完成作业 本题1。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完成作业 2。
(3)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完璧归赵、攻无不克、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同心协力。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过渡句划分段落。
(1)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划出故事与故事间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并根据过渡句或过渡段给文章分段。(提示:过渡句、段一般往下分。)
5.利用过渡句及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学生自己概括,交流、汇报。)
第一段写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诚意以械换璧后,用计取回和氏璧并冒死抗争,然后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第二段写蔺相如在秦王以鼓瑟侮辱赵王后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第三段写蔺相如为赵国利益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而廉颇知过即改,负荆上门请罪,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6.启发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以便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
7.完成作业 本第6、7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个故事,了解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
2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内容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交流“骗玉”、“解难”、“智斗”、“归赵”。
(4)逐层讲读课文。
a.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如果……就”来说好吗?(学生自说。)
b.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板书:愿意,如果……就,如果……一定,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c.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d.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 (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___________。秦王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因为________。
(5)学生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个故事,了解“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重难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复习导入 新课。
(1)指名简要复述“完璧归赵”。
(2)启发谈话:秦国骗取宝玉失败后,不肯善罢甘休,因此又生一计。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大段,了解这件事的起因、发展、高潮。
2.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边读边思考:这一大段可分几层? 将每层的意思用两个字概括成小标题。[赴会(第11节),勇斗(第12~13节),返回(第14~15节)。]
(2)默读第一层,思考:秦王又生出什么计谋,目的是什么?蔺相如为什么决定赴会? (根据课文内容,用‘‘为了……”的句式回答。)板书:赴会。
(3)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是怎样和秦王作斗争的?请学生划出有关句子,仔细研读,想一想,蔺相如是靠什么在渑池会上再次斗败秦王的?板书:勇斗。
(4)齐读第15节,小结后板书:返回。
(5)让学生根据板书试说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教师小结本段内容。
3.独立阅读课文第三大段。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划分层次,列小标题。
不服(第16节)——回避(第17节)——和好(第18节)。
(2)重点研读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的一段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蔺相如为什么要回避廉颇。
(3)“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要负荆向蔺相如请罪?
(4)将相和好的基础是什么?
4.课堂练习:(出示“负荆请罪”幻灯片)想一想,廉颇向蔺相如请罪,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试写一片断。
5.作业 :修改课堂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字词。
2.简评人物,指导完成作业 本第8题。
3.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简评人物,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及本课的成浯。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简评人物。
(1)同学问互说蔺相如、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细说人物简评与人物的品质特点两者的区别。
(3)学生试写人物简评(蔺相如、廉颇中任选一个),集体评议并修改。
(4)完成作业 本第8题。
3.总结全文,理解三个故事间的关系。
教师边指板书边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赵秦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斗争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抓住秦王弱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赵国立了功,因而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后来蔺相如以高尚品德感染厂廉颇,廉颇知过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5514.html
相关教案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一等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景阳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品读的意思_品读 感悟 研究 发现——《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的异同_《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长歌行》《敕勒歌》《七步诗》|《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
- 导读|导读 感悟 延伸——《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 [《老师领进门》课文]16《老师领进门》
- 《灯光》教学设计一等奖|《灯光》教学设计之一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三
-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微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