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内容】数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测试一
一、填空.
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它们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2.某校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比女生多( )%,男生与全校人数的比是( )%.
3.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为1.4和5,这个比例式是( ).
4.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5. + =12, 和 ( )比例.
6. , 和 成( )比例.
7. 的 相当于 的 , ∶ =( )∶( )
8.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重量比是( )
9.如图,在正方形的各边上,过边长三等分的两点切去正方形的四个角,切去部分与剩余部分的面积比是( ).
10.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得零件长40毫米,这零件实际长( ).
二、填表.
比
化简比
求比值
9.1∶6.5
0.375∶
∶
4时∶2时40分
三、选择题.
1.2∶ = , =( ).
①40 ②4 ③0.4 ④0.04
2.8∶5=( -7)∶15, =( ).
①21 ②24 ③31 ④32
3.化 为最简整数比( ).
①4 ②4∶1 ③1∶4 ④1∶100
4.从 地到 地,甲要行3小时,乙要行2小时半,甲乙两人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①3∶2.5 ② ∶ ③1∶4 ④1∶100
5.当 × = × , ∶ =( ).
① ∶ ②5∶3 ③1∶15 ④3∶5
6.甲数比乙数多80%,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①5∶4 ②4∶5 ③9∶5 ④5∶9
7.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 ,差和减数的比是( ).
①4∶7 ②7∶4 ③4∶3 ④3∶4
8.把5千克糖溶解在100千克水里,糖和糖水的重量比是( ).
①1∶20 ②1∶21 ③1∶19 ④19∶1
四、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指出成什么比例.
1.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周长.
3.同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5.圆的半径和面积.
6.浓度一定时,水和药的用量.
7.任务一定时,已完成的数量和未完成的数量.
五、解比例.
1. ∶0.5=1.4∶
2. ∶75%= ∶
3.
4.0.6∶36%= ∶
六、应用题.
1.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12个,50小时完成.现在要提前10小时完成任务,每小时必须比原来多加工几个零件?
2.一间办公室,用边长0.2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60块,若改成用边长0.3米的方砖来铺,可少用多少块?
3.有两根电线,一根长21米,另一根长18米,把这两根电线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那么这两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比是10∶7.剪下的一段有多长?
4.修一条马路,修好的和未修的长度之比是3∶4,如果再修200米,这时修好的和未修好的长度之比是4∶3.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5.一只猎狗发现在离它18米远的前方有一只狐狸在跑,马上紧追上去.猎狗跑2步的路程狐狸要跑3步,而猎狗跑5步的时间,狐狸可跑7步.猎狗跑多少米能追上狐狸?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它们的周长比是( 4∶1),面积比是( 16∶1 ).
2.某校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男生比女生多(25)
%,男生与全校人数的比是(5∶9).
3.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为1.4和5,这个比例式是(1.4∶0.7=10∶5).
4.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5. + =12, 和 ( 不成 )比例.
6. , 和 成( 反 )比例.
7. 的 相当于 的 , ∶ =( 9 )∶( 8 )
8.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重量比是( 1∶19 )
9.如图,在正方形的各边上,过边长三等分的两点切去正方形的四个角,切去部分与剩余部分的面积比是( 2∶7 ).
10.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得零件长40毫米,这零件实际长(8毫米).
二、填表.
比
化简比
求比值
9.1∶6.5
7∶5
1.4
0.375∶
3∶4
0.75
∶
10∶9
4时∶2时40分
3∶2
1.5
三、选择题.
1.② 2.③ 3.③ 4.③
5.④ 6.④ 7.④ 8.②
四、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指出成什么比例.
1.不成比例 2.不成比例 3.成正比例
4.成反比例 5.不成比例 6.成正比例 7.不成比例
五、解比例.
1. =2.8
2. =
3. =1.5
4. =0.48
六、应用题.
1.解:设每小时必须多加工 个.
(12+ )×(50-10)=12×50
=3
答:每小时必须比原来多加工3个零件.
2.解:设可少用 块.
0.3×0.3×(360- )=0.2×0.2×360
=200
答:可少用200块.
3.21-(21-18)÷(10-7)×10=11(米)
或18-(21-18)÷(10-7)×7=11(米)
答:剪下的一段有11米.
4. =1400(米)
答:这条马路长1400米.
5. 18÷ =270(米)
答:猎狗跑270米能追上狐狸.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436.html
-
【冀教版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二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学生...
-
数学总复习_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4)利息、折扣、税率问题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设计...
-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详细阅读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大家喜欢打篮球么?喜欢看篮球赛么?说到篮球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么? 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 3% 。 2、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条信息。大家认识红...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理|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 “轻叩诗歌的大门”,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 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
-
六年级实际测量教学反思|4、实际测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详细阅读
4、实际测量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
-
分数除法应用题小窍门|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题详细阅读
练习一【知识要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课内检测】1,先填空,再解答 六年级一班有21人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想:根据( ),把( )看作单位1的量,( )×=( )2,一堆沙子,用去它的,正好用去15吨,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一辆汽车从...
-
[百分数的应用(四)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四)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41,p42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目标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片段]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详细阅读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上升一些。 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 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视频]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教材分析: 1、已经学习好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